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近日,江苏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各党支部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光福西碛山、吴文化博物馆、尹山湖等地开展现场学习,深入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提升履行地质职能的担当意识。
“传帮带” 薪火相传续奋进
在光福西碛山地质教学点现场,新成立的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党支部正热烈开展现场学习交流。
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党支部邀请正高级工程师、省地灾驻点专家匡俊为大家讲授苏州地区典型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灾发育特征等基础地质知识,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排查工作中的多种技术手段,帮助年轻技术员更好适应新岗位、新业务。大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工作实践进行交流讨论,纷纷表示要加强学习积累,努力提升技术能力,坚决扛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责任。
“寻吴中” 联学联建强担当
队国土生态技术中心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赴吴文化博物馆和尹山湖公园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
在吴文化博物馆“考古探吴中”展厅,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支部成员一起学习辉煌灿烂的吴文化发展历程,观察出土的石器、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了解从旧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前吴文化及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为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做强文明探源工作积累知识。
在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尹山湖,大家一起学习“天然湖泊——围湖造田——退田还湖”的转变过程,感受白鹭、野鸭在湖面上轻盈掠过的动人自然画卷,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提升地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探史前” 文明遗迹增动力
队地质党支部组织矿产技术中心、水工环地质技术中心、地质测试中心30余名党员职工来到苏州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寻访史前文明遗迹。
草鞋山遗址作为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江南文化的源头,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之一,埋藏了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的“三叠层”历史文化地层。走进草鞋山遗址公园,看着剖开的层层泥土,仿若踏入了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隧道,6000多年前的江南文化面貌重现眼前。经过夷陵山时,大家纷纷放慢脚步,陷入沉思:究竟是怎样的地质条件,吸引着先民们在此构筑高台?它的存在又对周边区域的地下水迁移、水力侵蚀等地质过程产生了何种深远影响?地质环境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漫漫长河中,究竟扮演着怎样举足轻重的角色?那古老稻田遗迹的孕育与形成,又与当时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地质要素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地质+考古”,正有待地质人员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全新视角去思考,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贡献地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