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请问您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在G25长深高速淮安南出入口,看似简单的防疫检查流程,开展防疫工作的党员志愿者每天都要重复成百上千次。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淮安市清江浦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中央及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入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108名机关党员迅速集结到位,和基层一线医护人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奔赴淮安南出入口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面面鲜艳红旗、一枚枚党员徽章、一道道红色袖标,就是他们最闪亮的身份。
在抗疫一线筑牢红色堡垒
淮安南是淮安市对外联通的“南大门”、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重要门户。清江浦区委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第一时间成立淮安南出入口疫情防控交通管控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亮身份、当先锋、树旗帜、作表率。
清江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队深入一线开展现场督查指导,要求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为切实落细落实各项防疫工作措施,淮安南出入口疫情防控交通管控临时党支部按照区委要求,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工作,坚决守护好淮安的“南大门”。
在抗疫一线凝聚红色力量
共产党员、清江浦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查海波告诉笔者,自己已经是第三年参加淮安南疫情防控工作了。现在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坚持奋战在一线。“防疫工作容不得马虎大意,从卡口排查、核酸检测到后勤保障,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服务和调度工作。”查海波说。
“这里是进入主城区的一个重要关卡,也是全市的第一道防护线,必须坚决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清江浦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卜维银介绍。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持续优化人员配置,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安排值守卡口的工作人员轮流换班值守,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排查和劝返,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严格把好“外防输人”关。
在临时党支部领导下,党员和志愿者们坚持24小时值守、“三班倒”的运转模式,对过往的每一辆车查看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询问了解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逐人测温登记,逐车清洁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抗疫一线践行红色使命
“早上起来小孩还没醒,晚上忙完回家小孩已经睡了。”共产党员、清江浦区妇幼保健所的唐海善说。唐海善和同事们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了20多天,顾不上家庭,但大家没有任何退缩和怨言,全身心扑在一线,用实际行动顶起“半边天”,用汗水书写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引导大货车驶入指定车道进行登记的工作人员张明是一名“90后”年轻党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防疫一线工作。为保证来往司机能够听清楚,他一次又一次俯下身子,用温和的语气耐心沟通解释,指引司机做好个人信息登记。“看着远处同事们忙碌的身影,我能体会到每个人心中那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张明说。
“我们要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守好守牢高速路口,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区民兵抗疫突击排的退役军人高昆是一名有30年党龄的退役老兵,他第一时间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同32名队友牢牢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