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文章指出,理想信念包含了四方面,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干部的“理想”文章不是花上几天功夫寥寥几笔就能写就的,而是在干事实践当中的一项终身“命题”, 要把其始终贯穿工作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助推干事担当不断迈向新台阶。
把理想信念当作一面镜子,时常擦一擦使命上的“灰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从来不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空头支票”,而是我们躬身履职、干事担当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任何时期,脱离人民队伍、背离群众方向都是极度危险的信号,必须始终保证同人民群众靠在一起、想在一起,始终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要把群众“咧嘴笑”看做我们干部立事担当的最高“褒奖”,在人民群众这条“单行道”上走得更远、走得踏实,不断追求广大人民的真情信赖和真心信服。
把理想信念当作一把尺子,时常量一量品行上的“距离”。我们的干部必须要“苦”字当头,在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我们既是岁月静好的享受者,但更多的仍然是创造这静好岁月的奉献者、负重者。人民的好干部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山区,为林场建设贡献全部余热,他的苦就是为民谋利的享受,因而他甘之如饴。要善于理解苦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为民服务的艰苦奋斗当中,体悟国泰民安下的展颜之乐。
把理想信念当作一柄刀子,时常剔一剔操守上的“疮疤”。干部的理想“堡垒”是否能坚守,纪律规矩是关键。干部要能够时常对自身“敲敲警钟”、“念紧箍咒”,在为人处事上始终做到一尘不染,构建起明明白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清清楚楚的政商关系,把廉洁奉公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常怀敬畏公明之心,坚持慎独自守之道。
把理想信念当作一根鞭子,时常抽一抽干事上的“惰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时不我待,必须把全部能量和精力投入其中。王安石曾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干事能否见成效受主客观因素制约,而愿不愿意干、尽不尽力干则是态度问题。看干部是否理想信念坚定,就是看他是否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就是看他是否为民生事业夙兴夜寐,就是看他是否在危难之际豁得出去顶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