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简明扼要的比喻向我们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下干部躬身履职的为政之要。究竟如何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绘就发展的美好蓝图,不妨借鉴严复《天演论》中谈及译事的三要素,找寻到些许共通之处。
立足一个“信”字,秉持真抓实干的“答卷”本色。“信”者,要求不偏离、不遗漏,真实准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求真务实,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新时代赶考之路上,要想把壮阔蓝图变为美丽现实,就需要我们当好一名有担当、讲作为的干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解决好人民的每一个“小诉求”、“微心愿”。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立足一个“达”字,秉持守正创新的“答卷”风格。“达”者,要求不拘泥、不死板,畅顺通达。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来,皆大欢喜、轻而易举的发展成果已经被悉数摘取,剩下的“硬骨头”、“杂难症”急需我们拿出更高明、更有效的“解题技巧”。面对迅疾多变、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发展理念、剖析时代课题,用灵活多变的动态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好发展道路上碰到的新“题型”。
立足一个“雅”字,秉持精益求精的“答卷”态度。“雅”者,要求不粗糙、不潦草,精巧雅致。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工于精。答好赶考路上的“考卷”不是我们草草了事、敷衍塞责就能完成的,要能够经得起时间推敲、经得起人民推敲。“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在五十年多年的工匠生涯里始终追求“做事情要做到最好”的信念,生动诠释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干事态度。在新时代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不断提高,就必然要求我们“答卷”的水平质量也要水涨船高。在赶考之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考卷赋分上,没有最高分,只有更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