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先锋 > 时代先锋

王骥:托起生命的“蓝天”

作者:赵 静 毛丹丹 2021-05-31 11:02

王骥,南京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2019年,南京蓝天救援队党支部被南京市秦淮区秦虹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王骥被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4分钟,这是人遭遇心脏骤停后,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对90后王骥来说,在短短4分钟内挽救一条生命,是一名救援人员的天职。

王骥,南京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板寸头、挺脊梁、黑皮肤,泛着一股军人气质,“我不是来当英雄的,身为党员,只是想用自己的专长去帮助更多的人。”自2016年加入南京蓝天救援队,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累计参与应急救援和公益服务3000多小时,以专业素养和勇气担当传递对生命的尊重,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公益种子在“蓝天”萌发

“入队申请书最后一栏有一行黑体字:‘救援产生人身伤害甚至死亡,责任自负。’”王骥介绍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死状’。”

2014年7月,南京蓝天救援队成立,由一批热爱公益,具有专业医疗知识、水上技能、无线电技术等特长的志愿者组成。要想成为队里一员,首先得怀着一颗公益之心。

来自安徽安庆的王骥,2010年在南京上大学时入伍,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在部队期间,我就关注蓝天救援队,当时通过QQ加入了蓝天志愿者群。”2014年,王骥光荣入党,2016年退役后,第一次参加了南京蓝天救援队的急救培训,正式加入这个民间公益性救援组织。

目前,南京救援队登记在册志愿者有600余名,来自医生、教师、私营业主、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等各行各业,都是用业余时间兼职参加救援。“大家都对公益救援充满了热情。每次任务发布后,都要靠抢才能上。”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营地教育工作的王骥,在私家车后备箱里常放着救援装备。一次,他临时接到宿迁溺水者的打捞任务,连夜开车前往目的地,完成整整一夜打捞任务后,次日又开车回来上班,汽油费、过路费全部自己承担。

南京蓝天救援队成立6年多,先后参与了盐城阜宁龙卷风、安徽宁国洪灾和雅安、鲁甸、尼泊尔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以及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城市、高山救援和水上搜救,在南京地区的马拉松赛事、夫子庙灯会、南京森林音乐节等群体性活动中,也有“蓝天”应急保障的身影。“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帮到别人,这让我很满足。”王骥说。

用党建理念锤炼“超级战士”

近几年,南京蓝天成长迅速,组织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高。“越是发展壮大,越需要发挥好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王骥说。2018年,蓝天救援队党支部成立,隶属南京市秦淮区秦虹街道“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王骥当选党支部书记。

“蓝天”人员兼职多、流动快、约束少,党建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王骥带着班子成员一起想点子、找出路,针对队内年轻人多、思想活跃,习惯网上联系的实际,探索线上线下双联动,通过开通“南蓝党建”微信公众号、建立党员微信群等方式,把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现在,群中学习打卡、公众号上了解实时资讯已成为队内常态。支部还以“一帮一”“老带新”的形式建立结对帮带制度,形成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队员之间的联系纽带,通过抓“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爱国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队内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显著增强。支部成立两年来,20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2019年发展了3名党员。

在王骥看来,专业性是“蓝天”的立身之本,要用相同的信念和愿景去统一思想,他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把每名队员锤炼成具有过硬救援能力的“超级战士”。他设置系统的培训体系,每周开展两次以上医疗急救、绳索技术、无线电通联技术等专业技术培训,进行定期考核。通过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激励队员们比学赶超。现在,每名队员都有1-2项个人专长,“蓝天”专业性得到了公安、消防、急救部门的认可。

“最危险的任务党员先上,最艰苦的工作党员顶着。”支部9名党员,常态化组建一支党员突击队,在抗洪大堤、水域打捞和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处处飘扬着鲜红的党旗。

“蓝色”为生命带去希望

“深入‘最前线’,说不怕那是假话,但党员不上谁上?”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王骥带领党支部和救援队伍快速响应,冲锋在一线,没有专业防护服,就用简易的雨衣替代,出动804人次1116小时,完成了南京市3个街道18个社区的防疫消杀工作。

危急时刻,一家企业向蓝天救援队发出转运爱心物资的请求,王骥亲自带领党员突击队前往防控最前线的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进行物资搬运工作。临近开学,又完成190家中小学幼儿园的消杀工作。在今年疫情防控和防汛救援中,南京蓝天救援队被南京市委宣传部授予“最美防疫志愿者团队”和“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

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6年以来,蓝天救援队配合水上公安进行溺亡者打捞,累计出动900余人次,参与打捞86起。

今年1月,仪征市一位老人落入长江不幸溺水身亡,南京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后,由党员马义超带领9名队员前往救援。当时长江正处于大潮期,水流速度极快,加上低温、下雨、水深超过15米等因素,打捞工作危险重重,历时十几个小时,才将溺水者打捞出水。当三个家属向队员跪谢时,马义超内心深受触动:“那一刻我觉得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

蓝色是蓝天救援队制服的颜色,队员们穿上蓝衣,就为更多陷入险境的生命带去了希望。王骥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救援,是2016年11月,一名高中生和母亲争吵后从桥上跳下去,警方寻找两天未果,于是找到蓝天。王骥用声呐设备定位,但水环境较复杂,隔天才打捞成功。“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王骥突然情绪有些低落,“看到孩子父母悲痛的样子,我突然明白:让逝者早点回家,也是给生命以希望。这是我们一直做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践行志愿使命,让党旗在‘蓝天’高高飘扬。”今年8月,在全省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王骥分享了工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