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12345”治理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常州经开区组织部 2021-11-17 18:25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牛塘社区通过推行“12345”治理机制,让制度“走”下墙,将行动“落”到地,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给予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牛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洪亮告诉记者,“1”,即以党群服务站为引领;“2”,即启动廉政文化园、法治文化园建设;“3”,即摸索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的服务机制;“4”,即强化党建阵地、为民服务阵地、活动阵地、品牌阵地“四阵地”建设;“5”,即实施红心、聚心、爱心、联心、恒心“五心工程”,真正把惠民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几年前,社区遭遇特大暴雨,钢厂工房区由于地势较低,一楼居民严重受淹。朱洪亮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疏散居民,并把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从家里背到镇敬老院暂住。事后,社区出资重新铺设了下水道,浇筑了道路,之后再也没有受过淹。

       为了防止此类突发事件,此后,社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积极帮助居民排忧解难。在居民的建议和社区的努力下,先后修复道路4500多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1400多米,疏通管道3000多米,补种绿化5000多平方米,改造升级9个公厕,增设多处健身设施、灯光球场,改造老菜场,开展大病救助,关爱失独家庭,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巾帼志愿服务站等。“12345”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各类文体设施、阵地以及公益组织的新增,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设置有一间残疾人活动室,这是横林泽彩工艺品手工加工作坊。年过半百的徐建国定期带领社区20多位残疾人和一批爱心志愿者来这里参加手工劳动,他们的产品有香皂、蛋黄酥等。通过产品义卖,所得款项捐给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在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手工坊成员会制作粽子、重阳糕等,送给武警常州支队横林十一中队、镇敬老院和一些社区残疾人家庭。两年多来,他们以残助残,送出的爱心物品已经超过10万元,这也得益于“12345”治理机制凝聚的多方合力。

       每周六,社区都会邀请书画名师,到党群服务中心的书画培训基地开展书画培训。社区办公场所数度搬迁,却始终保留了这一阵地,参加培训的学生已超过700人。目前,社区还形成了“水沐槐韵,心融牛塘”社区服务品牌和“红廉沐槐”党建品牌,通过定期举办品牌活动,让“12345”社区治理机制进一步落地生根。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