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沂市以标准化党员档案室建设为契机,聚焦标准化、精细化、制度化,强化镇(街道)党员档案核查、整理及建档工作,有效解决党员档案人档分离、难找难查、易失易损等问题,切实提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质效,推动“党建强基”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细。
聚焦保管标准化,确保党员档案“有家可归”
组成党员档案标准化建设调研工作组,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看,充分掌握摸清基层党员档案管理现状,梳理形成党员档案保管标准化清单,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引导基层党组织精心开展党员档案核查整理和档案室打造工作。按照 “有场所、有设备、有标识、有制度”四个要求,各镇(街道)普遍建成面积不低于30㎡、独立的党员档案室,配齐防火、防潮、防腐、防盗设施设备;统一定制标准化档案盒,坚持“一人一档”,详细标注党员姓名、编号、所在党支部,为党员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党员档案存放安全,让2万余名农村党员的档案都能安全存放、妥善管理。
聚焦内容精细化,确保党员档案“有据可查”
结合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党内统计数据库和村(社区)党员实名制名单,按照健在、去世、出党、转出四个类别,认真比对、逐一核准本镇(街道)党员真实人头数据,确保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在核准党员数量基础上,依据“一人一表”原则,按照“有人有档、有人无档、有档无人”建立三类工作台账和档案材料明细,并同步建立电子台账,方便快速查询,实现党员档案管理电子化、便捷化。制定《党员档案归档材料清单》,逐份档案进行集中核查,查验核实党员身份材料是否真实规范,对无党员档案、党员档案遗失或党员材料不全的,做到应找尽找,全力搜集整理归档,保证发展党员程序规范、材料齐全;对党员组织关系转出但档案未转的,及时进行联系,确保应转尽转,不留空档。对照党员档案信息,对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内的党员基础信息逐项进行更新完善,实现“两系统一名册”党员数据一致。
聚焦管理制度化,确保党员档案“有章可循”
制定出台《新沂市党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党员档案入档清单、保管、收集、查(借)阅、转接、补办、保密等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党(工)委均成立党员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档案专人负责制和档案保密制度,明确1-2名专(兼)职档案管理员,上岗前均签订保密承诺书,做好档案室日常管理、档案查阅等工作,检查处理隐患,提高党员档案管理能力,形成规范有效的党员档案管理机制。制定党员档案查阅台账和转递台账,党员组织关系发生变动时,做好转入转出登记,对转入的党员档案进行严格审查,对转出的党员档案跟踪落实管理,准确掌握档案使用情况,防止档案遗失、涂改等问题的发生。严肃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纪律,对党员档案审核不实、对外泄露档案信息或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