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85年前,他们走完万里长征,用巨大牺牲换来了伟大的胜利。如今,硝烟已散,我们依然要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的长征路已经走完,我们的长征路,永远在路上。
一盏微灯,照亮革命前进方向。万里长征,红军战士无怨无悔地跟着走,只因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跟着共产党,就能打胜仗!“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长征的胜利,在于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道路,将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开创革命新局面的主动布局。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应当坚定理想信念,找准方向矢志奋斗,认定了就信上一辈子、践行一辈子,让红军将士的信仰之光、信念之火、信心之歌生生不息。要坚定不移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一双草鞋,征服人类生存极限。“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正是这群不怕苦不怕死的战士,视死如归、英勇斗争,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史诗。我们虽然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的长征路,必然还要“爬雪山”“过草地”,必然还有“娄山关”“腊子口”。必须把大无畏奋斗精神作为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要时时拷问初心使命,经得起风吹和浪打,受得住考验和诱惑,在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等实践中迎难而上、挑战极限。
一条土炕,见证军民鱼水情深。“毛主席就住在农户张春德家。农户想让首长睡个好觉,把土炕烧得很热,后来又怕炕太热首长睡不惯,找了一副门板垫在羊毛毡下。”火热的土炕代表了百姓对红军的热诚之心。长征路上不仅有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画面,还有红军队伍“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赤子情怀。长征的伟大胜利离不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坚持。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把人民的急难愁盼记在心里、扛在肩上。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继续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矢志奋斗。
一颗红星,映照伟大长征精神。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他们穿过枪林弹雨、突破围追堵截的画面,依旧鲜红耀眼。长征精神如炬,照亮了革命走向胜利的漫漫征途。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挫折不断奋起、历尽苦难淬火成钢,构筑起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精神谱系,并将其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中,为我们一代接一代走好长征路提供丰厚滋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复兴可期。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握紧手中的接力棒,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用信仰之力走好第二个百年的长征路,书写新的伟大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