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昆山:第五批“第一书记”奔赴一线

来源:昆山市委组织部作者:昆山市委组织部 2021-10-19 11:12

1634613534722917.jpeg

“用心、专心、沉心,在一线‘磨’与‘练’,增强驾驭基层复杂局面的本领,做一个‘两在两同’的小小火种,为发展尽力、为群众服务。”在10月15日召开的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会议上,市农业农村局挂职干部戴欢说。当天,包括戴欢在内的我市第五批17名“第一书记”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社区治理最前线,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根据中央和省委、苏州市委统一部署安排,自2015年以来,我市对照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后分四批选派了60名“第一书记”到村(社区)任职,在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

去年8月,“90后”的荆壮壮受市委组织部指派,任职采莲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一年来,荆壮壮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这一工作思路,创新提出采莲社区“锋味党建”的工作理念,以组织建设更有热力、党员服务更有热情、群众参与更有热心、阵地活动更有热度为目标,构筑“党群大融合、服务一体化”工作格局。他每周定期走访所辖网格居民、商户,累计收集民情民意76条,接待群众来访来电300余人次,推动协调老小区拆违立项7个,联系帮扶困难党员、群众10户,解决居民实际问题34个。“荆书记关心社区大事小情,对我们社区的老党员都很尊重,给我们上党课、学党史,闲时就会和我们聊家常,听取百姓的各项意见和建议。”采莲社区第一党支部老党员崔福森说。

像荆壮壮一样年轻的机关优秀干部在第四批的“第一书记”中占据了一半。把艰苦岗位锻炼与年轻干部培养相结合,做到素质过硬、业务对口、能力适配、施才有道。市发改委能源与资源环境科副科长、陆家镇泗桥社区“第一书记”冯明辉今年30岁。依托发改委和相关能源企业的党建资源,围绕“爱粮节粮”“燃气安全”“用电安全”“电厂开放日”等主题,冯明辉组织泗桥社区与粮油购销公司、利通天然气、供电公司、华电昆山开展4场党建活动,把社区党建工作触角向外延伸,为社区居民培养节约习惯,保障能源安全注入“红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批“第一书记”中,有6名是第四批“第一书记”。他们主动申请留在基层,继续奋战在一线。58岁的陈敏生今年将继续担任千灯镇新泾村“第一书记”。在担任第四批“第一书记”期间,他一顶草帽、一双手套、一辆电动自行车、一本笔记本,走遍了新泾村8个自然村400余户农户。“你们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找我。”每走访一户村民,他都会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驻村不仅人要在,心更要在。”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驻村工作的“座右铭”。在走访养殖户时,陈敏生发现,村中养殖内容较为单一,呈现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风险抵御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有效提增养殖综合效益,他邀请市农业农村局进村开展“助农扶智”培训活动,并结合自身畜牧水产工作经验,提出大小塘改造建议,在分类多向发展中推动养殖户增收创收,目前新泾村大小塘改造已基本完成。“陈书记不仅给我们村带来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还让村庄环境大变样。”提起陈敏生,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强调要精选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培养“第一书记”。为了帮助新一批上任的“第一书记”更好地推进落实工作,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八个一”工作内容,具体包括:记好一本工作日志、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完成一项党建重点项目、形成一篇专题调研报告、协助基层打造一项党建工作品牌、新建或提升一个党群服务阵地、组织开展一次高质量主题党日活动、协调解决一批民生问题等。

(责任编辑:许彤玮、潘伟伟)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