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港龙社区沈家塘运动场地改造工程正式竣工验收完工,沈家塘自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此次工程的实施,是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港龙社区积极响应“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依托“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群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的一次实践,。
近年来,沈家塘自然村村民频频反映村落破旧不堪,生活环境脏乱差,道路泥泞,缺少健身场地及晾衣架等设施设备,生活极其不便利。
党旗领航聚合力——群众遇到“急难愁盼”问题,党组织就会联动各方解决。
今年以来,要求改造沈家塘环境的群众呼声越来越多,社区网格员收集了社情民意,立即以“点单”形式,将问题上传。丁堰街道“接单”后,党工委及社区党总支成立了沈家塘改造专班,组建以党员干部带头,网格长、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村民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敲开百姓家门、走进群众心门”的群众工作优势,聆听改造意见与建议。上门总次数达100多次。通过走访沈家塘50多户村民,与村民协商沟通,制定了沈家塘运动场地改造工程方案。
凝“心”所向再启航——把实事做到居民心里,才能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认同感。
街道组建的改造专班,常态化的到社区指导工作,前后召开街道、部门、社区三方联席会议10余次,商议合适的改造步骤及方案,呼应群众需求。通过一次次走访,一遍遍查询资料,最终制定改造方案:将沈家塘道路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晾衣架安装,重点打造沈家塘运动场地,安装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困扰群众多年的“脏乱差”“缺衣少食”的沈家塘,在“两单一响应”机制推动下,“洗心革面”焕然一新。“改造完成后,沈家塘群众生活方便多了,道路宽了,衣服被子有地方晒了,平时也能健身锻炼了!”港龙社区顾鑫主任说。
今年以来,丁堰街道深入推行“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有效整合机关部门、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力量,全面实现网格党建“两个覆盖”,切实保证了基层事情有人问、有人办、快速办,推动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整改前及整改照片
整改完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