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柚山村位于闻名遐迩的长荡湖畔,大涪山旁,全村7.6平方公里,1200多户村民,3800多人。
柚山村早在1996年就组建了金坛区唯一的村级党委,现辖工业、农业、水产、综合等4个党支部,178名党员。2005年率先成立了金坛第一家村级农民股份合作社。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97.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92万元。
多年来柚山村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党员干部始终秉持“守初心、树信心、聚民心”的信念,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柚”出了柚山乡村振兴之路。
守初心。柚山村,原本是个偏僻贫穷的小渔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以储福田老书记为班长的柚山人,怀着为民造福的初心本色,凭着敢叫山河换新颜的勇气,利用本村现有的山石水域资源,先后领办了石灰厂、砖瓦厂、纺织厂、机械厂等村办企业,成为当时金坛农村最早一批改革开放的“弄潮儿”,由此柚山村步入了村强民富的快车道。
改革不停步,发展没有休止符。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柚山村党委更是妙笔迭出,投入1.2亿元,通过资产重组,新建了村办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水泥预制品厂、钢筋拉丝厂等,成立了“江苏柚山建材集团”,吸纳了本村500多名村民充分就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建材村”。
树信心。随着矿山治理逐步深入,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柚山村,面临发展中第一次转型。作为村党委书记的蒋赤卫,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危中寻机,寻求强村富民的突围之路。
借鉴“他山之石”。柚山村党委先后组织多批党员和村民代表,听专家把脉,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多次召开党员骨干、村民代表和各路乡贤参加的“诸葛亮”会,为柚山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信心比黄金更贵。在村党委精心引导下,柚山特种水产养殖的思路逐步清晰。依托全村4公里长的长荡湖岸线和水产养殖传统优势,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干,做给群众看,引导全村85%的农户转型走上特种水产养殖之路,全村养殖面积达1.8万亩。同时,柚山村党委因势利导,先后建成2个旅游观光水产品养殖基地,发展30多个渔家乐休闲点,成立25家水产专业合作社,柚山村民从特种水产养殖中又一次尝到转型甜头,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进一步凸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柚山村党委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围绕“湖、宕、山、寺、塘、林、河、筑”等固有资源,重点打造了山水民宿、田园诗社、宕口公园、工业遗址改造、果树园、开心菜园、阡陌蟹塘等景点组成的“诗意柚山,梦里水乡”美丽乡村。大力推进“党建+旅游+农业”、“党建+资源+生态”、“党建+互联网+产业”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全面增强生态旅游发展新动能。
聚民心。乡村振兴之路就是绿色发展、共建共享、记住乡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历任村党委都是这样承诺的,党委、党支部干部更是身体力行去践行的。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自从2018年4月起,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先后拆除围网1.3万亩,整治废旧船只925只,完成退圩还湖动迁165户,流转土地0.6万亩,为保护金坛母亲湖—长荡湖尽了一份力。
积极改善村庄环境。率先实行村庄保洁外包;投入2000多万元新筑和改造村主要干道,建设黑色路面25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座,污水管网9500米,水冲式公厕10座;新建生态停车场1200平米和体育活动场地2块,亮化路灯300余盏,建有500平米以上村民活动广场6处。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每年开展“美丽家庭”、文明(示范)户创建,开展优秀家训、家风故事评比,坚持多年为全村居民免费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年满65岁老人发放1200元老年金。
“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常州市三星康居示范村”“常州市美丽乡村”······一份份荣誉,一块块匾牌,见证着柚山人励精图治、强村富民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