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深入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线上,对接张家港市、盱眙县等县市部门、镇村……近期,一支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团队从南京师范大学出发,对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课题进行实践与调查研究。
在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前进、校团委老师李映秋的带领下,调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以座谈调研、个别访谈、基地观摩等方式了解江苏乡村产业、生态、社会治理等方面情况,并通过视频和电话连线方式对县乡干部和大学生代表开展“云访谈”,分析乡村青年人才现状和需求。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牛鼻子,也是高校应当担负的主要职责使命。”李前进介绍道。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前期已在十所高校万名大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此次调研重点关注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特点趋势、制约因素,回应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政策、工作环境和激励措施等热点难点问题,探寻乡村振兴的“青春路径”。
走出校园、走进农村,调研中发现,目前,乡村人才队伍仍存在缺乏青年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瓶颈,呼吁更多有号召力的青年“带头人”、有行动力的年轻“追梦人”、善经营的“农创客”和懂技术的“新农人”加入。未来,高校应着重培养适应乡村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推动更多大学生扎根农村、立业为民,为乡村振兴插上青春翅膀、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