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开局“十四五”、“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等主题主线,强化政治担当,建强战斗堡垒,锻造尖兵队伍,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不断奋斗。
一、筑牢“主阵地”,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紧扣高质量发展对党的建设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搭建“红耕课堂”,发挥“书记开讲”交流学习与融入锦淀周一体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支攻坚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上积极作为,为民解忧。深化助企固基工作法,健全领导班子成员挂钩企业制度,党员干部带头组成“帮帮团”,走访企业500余家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0多个。借力“红管先锋”,400余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下沉至村、社区,助力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动员等。
二、育强“主力军”,锻造过硬尖兵队伍。建立“发现有渠道、培育有通道、监管有门道”的干部培养机制。抓好新录用公务员、事业人员、优秀编外青年人才等重点对象,打破部门、条块界限和身份壁垒,实行岗位历炼机制,加大“项目试金”“挂职锻炼”力度,构筑发现鉴别优秀年轻干部平台。开展“242”青年人才淬火计划,将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和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及时充实到后备库,坚持备用结合、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实施“理论+实践”融合培养,在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上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充分运用任前考察、日常考察、年度考核等方法,为锻造勇担重任的年轻干部打牢根基。
三、建好“主战场”,强化人才科创赋能。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环淀山湖战略协同等重大机遇,持续优化神州数码和研祥两个大型人才科创载体,成功引进星火众创生态载体,柔性签约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聚合物新材料产业链创新中心。联动“五校资源”,全面对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推动产学研合作交流实现成果转化,累计赴杭州、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参与双创大赛选拔赛及合作洽谈13次,对接项目近40个。
(责任编辑:许彤玮、潘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