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实现“新提升”,重点看老城。老城区因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资源不足等,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难度更大。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最具代表性——作为典型的老城区街道,全街老旧小区占比超八成,是南京人口密度最大的街道之一,辖区托底人群、特殊人群多,历史遗留问题时间长、数量多,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莫愁湖街道创新“党建+”系列举措,深化“莫愁一家亲”理念,紧扣“共建共治共享”关键词,用高质量党建推动资源整合、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重要论述,在莫愁湖街道化作老城治理现代化的鲜活实践。
党建+志愿服务,共建“先锋莫愁”
9月9日上午,莫愁湖街道明园社区广场,飞机、航母、火车等仿真模型惊艳“亮相”,吸引社区青少年层层围观。当天,“莫愁先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主办的“七彩志愿社区行”走进明园,志愿者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科学的魅力。
今年上半年,莫愁湖街道以“书记项目”为抓手,集成社区党委、“两新”党组织等骨干力量,打造了“莫愁先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辖区组织志愿服务,规范开展志愿者登记、注册、培训的主要阵地。截至目前,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在“两新”组织的协助运营下,汇聚全市热衷参与志愿服务的企事业单位、高校志愿服务资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便民志愿服务31场,惠及上万人次,并与网红街巷、便民生活圈等品牌建设紧密融合,持续活跃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创新“党建+志愿服务”,莫愁湖街道有特殊实际。莫愁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泉分析,辖区老旧小区面广量大、居民居住密度大,基层治理实践中人口结构、资源供给、风险叠加等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复杂。“仅靠街道社区单打独斗,难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亟需凝聚最广泛的服务资源和治理力量。”
以统筹公共服务资源为突破口,今年6月,茶亭社区试点建设建邺区首家“居此莫愁”水电气讯一站式公共服务驿站。“社区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伴随房屋老旧,‘水电气讯’报修问题日益增加。”茶亭社区党委书记齐红云介绍,通过结对共建,四家公共服务单位在社区联合开展一站式业务受理、联动安全检查等8项志愿服务,未来还将聘任企业社区经理“进网入群”,探索构建政企融合网格化服务新模式。
小区物业和居民群众接触较为频繁,是一支重要的治理力量。今年上半年,莫愁湖社区整合辖区七家物业企业搭建“莫愁湖物业联盟”平台,制定“红色物业”联盟联席会制度提升“家门口”服务质量。社区党委书记张辉介绍,“物业企业党员骨干主动到社区‘报到’,各家物业还抽调管家和保安组建了安全巡防、应急处置、防汛抗灾三支志愿者服务队,优质、精准的志愿服务送到了居民‘心坎上’。”
党建+志愿服务,“加”出莫愁湖畔“红色风景”,辖区各级党组织、党员争当“莫愁先锋”。今年以来,沿河社区“睦宁里·乐邺荟”示范站点、茶亭社区“欣城快修”家庭维修服务站等便民载体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筑稳筑牢了党群志愿服务的实体支撑。
党建+居民自治,共享“幸福莫愁”
“今后所有节假日,小区免收临停费!”9月11日,文体社区“五社联动”协商议事会上,物业和社区负责人与议事代表“面对面”,一一解答居民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就议事代表提出的“减免中秋节期间因走亲访友产生的临时停车费”,欣城物业负责人现场作答。
“这样的议事会,我们每季度召开一次。”文体社区党委书记蔡瑛瑛介绍,去年下半年,经过自荐和社区推荐,44名社区党员和居民积极分子当选社区第三届议事代表。议事会的议题传递的是居民群众最真实的需求,也是社区今后工作的发力点和主抓手,社区的大事小事都要拿到会上请代表讨论决议。
党建引领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在莫愁湖街道屡见不鲜。今年,莫愁湖辖区凤栖苑、电站村、利民东村等6个小区陆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街道和社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由居民党员、施工方、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小区出新临时党支部,充分讨论改造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条方案。相关社区还选聘居民党员作为出新监督员,对招标、施工等程序全程监督,并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
莫愁湖街道党工委认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不仅在于项目本身的更新,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更新,改什么、怎么改,居民最有发言权。区别于新城新区的“陌生人社会”,街道辖区很多小区的居民都是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彼时熟识、互相信任,老城更新要充分激活“邻”聚力,发挥邻里情,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其中。
一个典型案例是,凤栖苑小区道路拓宽时很多一楼住户强烈反对,居民党员挨家挨户上门劝导,最终做通了所有一楼居民的思想工作。凤栖苑社区党委书记张娟坦言,“出新改造工程面广量大,需求复杂多元,在面对矛盾纠纷时,居民党员就是社区、施工方与居民群众之间的‘润滑剂’,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党建+居民自治,“加”出“幸福莫愁”的民生实景。今年以来,莫愁湖街道发动党员志愿者广泛开展“邻里敲敲门”行动。以沿河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以网格党支部为单元,由支部书记带领党员,进而发展居民志愿者,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认领”本单元或本楼栋独居老人。截至目前,党员志愿者已结对独居老人近百户。
党建+城市管理,共创“宜居莫愁”
今年以来,南湖东路持续爆红。这条长度仅一公里的道路两边,网红店、老字号美食店扎堆,日均客流量达上万人,是南京网红打卡地中的“顶流”。
殊为不易的是,密集的人流、客流带来停车管理、市容市貌等多重压力,南湖东路却始终保持街面干净整洁,管理井然有序,莫愁湖街道在建邺区城市治理考核排名中也多次位居前列。烟火气与整洁、文明的城市环境并存,这背后有何治理密码?
“南湖东路于1982年建成,40多年的时光蹉跎增添地区人文底蕴的同时,也因餐饮集中出现环境脏乱、基础设施落后、门头店招破旧等多重治理难题。”莫愁湖街道城市管理部冯文焘介绍,2021年起,建邺区以“老城烟火”为主题对南湖东路进行“微更新”,街道承担属地化保障工作。为打消群众疑虑,街道党员志愿者陪同设计人员“走街串巷”,带着图纸上门倾听商户意见、了解居民需求,南湖东路在商户和居民的期待中迎来“新生”。
硬件提档升级后,南湖东路颜值变美了,人气更高了,管理压力也与日俱增。让“网红”变“长红”,莫愁湖街道以党建引领精管善治,在长效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
每到周四,老南湖片区都能看到“红马甲”的忙碌身影,莫愁湖街道下沉5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大扫除”行动,集中力量对街区及周边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问题攻坚整治;打造“分莫愁”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品牌,在13个社区组建由社区党员、网格员、物业管理员、楼栋长等参与的“分莫愁”志愿服务小分队,今年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7万余份,在市城管局“共同缔造”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获评垃圾分类优秀案例;街道还牵头组建南湖东路商户自治联盟,与商户签订自治公约,不定期评选“新五好商户”,激励商户做好“门前三包”,为营造文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多作贡献。
著名画家钱松喦在游览莫愁湖时挥笔写下“到此莫愁”4个大字,表达“生活无忧”的美好愿景。莫愁湖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把优势项目作为“党建+”的内容,把攻坚问题作为“党建+”指向的目标,把长期坚持的工作通过党建进一步提升、规范、加强,“加”出了宜居宜业的“新莫愁”。
莫愁湖畔,“到此莫愁”从愿景化作实景,“莫愁一家亲”有了可触可感的现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