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能否赋能海工船舶、生物医药等启东‘两主两新两优产业’,催生新机遇?”“贵司正重点发展智慧城市业务,能否为启东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一些意见?”在上海深兰科技公司现场教学点,46名“带题调研”的年轻干部与讲解员深入交谈,共话新技术、新业态对启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启东市坚持一线导向,通过定向选、定题训、定岗学的“定制化”选育方式,促进年轻干部开阔视野、提能成长,为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储备年轻生力军。
定向“选”,一线相马拓源强储
“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村,我利用村民小组会、广场舞前一刻钟等机会讲解政策,顺利推动‘弃宅进镇’工作。”“村里的新型合作农场种植了340亩水稻,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驻村“第一书记”履职情况座谈会上,17名年轻的“第一书记”齐聚一堂,汇报驻村以来的进展与收获,谋划未来的工作计划。
“驻村一线既是培养历练年轻干部的‘练兵场’,更是考察识别优秀干部的‘试金石’,希望大家在乡村振兴、服务基层中‘扬鞭赛马’。”市委组织部陈晓燕副部长点评道。
据悉,启东市坚持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攻坚第一线、船舶海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前沿作为“伯乐选马”的主赛场,采取专项调研、日常考察、年度考核等方式,梳理掌握35岁以下的优苗名单,挖掘储备一批“好马良驹”,切实把年轻干部“底盘”做硬。综合性格特征、专业素养、岗位经历等,按照金融、城建、生物医药等领域编制“成长相册”,逐类细分可持续关注、重点培养、近期可用3档进行跟踪管理,在动态比较中分类择优培养。
定题“训”,一线优育充电提能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要素结构的转变,以及‘逆全球化思维’会引发西方国家制造业回流。”“我方持不同观点,宏观经济和政治稳定性以及营商环境的改善,会进一步提振外资企业投资的信心。”
在“以辩明思,以论博学”辩论现场,52名赴苏州培训的年轻干部划分为4支队伍,围绕 “疫情过后是否会有产业链迁出中国” “疫情对启东产业链的影响”等话题展开激烈辩论,年轻干部出色的口才、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风范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近年来,启东市摒弃年轻干部“大锅乱炖”的培育方式,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问题,实施“精烹细调”、定题点训的研训机制。常态化成立 “青研小队”,引导年轻干部“定题定向、炼用结合”,提升一线破题能力。先后组织25名年轻干部申报研训项目,推动理论培养与专题调研有机衔接、融合共进。同步依托干部教育“名师大讲堂”平台,邀请专家围绕接轨上海、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主题举办6期讲座,配套开设“短精特”实境课堂,以案例化教学、开放式辩论等方式为年轻干部精准滴灌。
定岗“学”,一线跟班取经求宝
8月26日,在同里镇跟班学习的8名年轻干部组队前往当地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学习农旅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文旅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通过现场观摩、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到了同里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鲜明、机制灵活、效益显著的产业模式,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幕后实招’,也让我对家乡发展有了更广阔的憧憬。”来此跟班学习的年轻副镇长施豪杰收获满满。
近年来,启东市积极对接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精选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一线岗位29个,先后选派39名年轻干部全脱产跟班学习。同步成立“他山之石研习社”,集中交流跟班收获、实践体会。突出实绩实效导向,建立跟班成果“中期+终期”双轮考评机制,并将考核优秀同志纳入“吾论成长讲师团”,围绕发展理念、营商环境、产业生态等内容展开宣讲,以“前线取经”促进后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