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做好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中,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以“e路智慧”党建品牌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丰富和拓展“e+智慧党建”“e+智慧服务”“e+智慧团队”内涵,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助推党建的良性互动。中心多项党建业务融合做法被宣传,承担的多项部、省级试点示范获认可推广,主导或深度参与的多项国际标准制定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用并发布。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强化智慧党建引领
开展党建顶层设计,凝聚奋斗信心意志。结合业务工作规划先行的通行做法,党支部创新制定了《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党建工作总体规划(2021-2025)》,从整体上、战略上对中心党建工作进行了总体性、结构性、体系性安排部署,为支部建设定下了“打造一个范式、打响两个品牌、达到三个提高”的中长期建设目标,为全体党员干部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具体方向和步骤途径,为中心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行党建闭环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将业务工作总的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引入党建工作,建立“1+5+12”中心党建工作机制,“1”即中心党建工作总体规划,“5”即总体规划下的年度党建工作要点,“12”即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下的月度党建工作计划。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从支部到党群办、党小组再到普通党员的层层分解,结合各时期工作任务和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建立与业务工作相匹配的党建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围绕责任清单,逐项分解,逐项整改,形成党建工作闭环管理,推动“1+5+12”党建工作机制落实落地,助推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完成。
搭建新型组织架构,提升党建引领质效。依托支部书记工作室,建立“1+4+N”支部党建工作骨干架构,“1”即党支部书记,“4”即4名支委,作为书记助理,“N”为党小组长、纪检宣传员和部分爱好党务的业务工作骨干,“1+4+N”人员均为业务工作负责人或项目牵头人。工作室定期召开书记工作室研讨会,深入研究强化干部职工融合思想的具体措施,以及强化各项具体业务建设、项目推进中的党建引领方法路径,先后创新组织开展了“党史周课堂”“理论大讲堂”“红色资源打卡行”等活动,用群众喜欢的方式增强了学习教育吸引力、感召力,提升了党建工作落地成效。工作室还先后承担了“书记项目”—— 数字乡村一张图建设和“卡脖子工程”突破——国际标准研究等工作,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推动项目、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绩。
强化融合活动实践,丰富智慧服务内涵
搭建融合桥梁,汇聚智慧服务方案。打造“七一赛党课”“十一赛业务”等党建业务融合平台,搭起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桥梁,引导干部职工树牢党建引领业务思想,激发党员干部党建业务融合的深度思考与实践。通过这些平台,广大党员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实践,守初心、担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改革、BIM/CIM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三调”成果应用、耕地保护、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标准化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索,走上赛课台开展了广泛分享,为促进中心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贡献了多种智慧方案,进一步推进了规划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强化融合实践,完善智慧服务体系。以“五强先锋”建设为牵引,结合疫情防控等重要时机和“BIM/CIM”试点工作、国际标准编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大项任务活动,大力开展党员突击队服务攻坚活动,以党员领攻坚,用先锋促发展。结合中心信息化服务特质,组织青年积极到江北新区、南部新城、建邺高新区等项目集中建设地区,了解智慧城市建设对规划资源信息化的需求,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立体、直观、细致的三维可视化服务,助力监管、督办与决策的“领导驾驶舱”建设。组织青年到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等多家银行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金融机构)使用培训与应用调研,帮助银行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升办事效率,全方位深化不见面服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深化融合质效,树好智慧服务形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优化”为基础,以“系统平台整合”要点,以“数据分析治理”为核心,以“应用场景拓展”为主线,围绕满足态势感知、智慧办公、辅助决策、数据开放的要求,大力加强“智慧规划资源”建设,为建设数字政府、数字南京,改善营商环境、服务人民群众,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积极践行“两在两同”, 大力开展好“三进服务”“定期回访”等活动,强化服务对象需求动态感知,加强服务要素动态管理,提升服务内容质量效果。近年来,中心主动开展各类信息化服务千余次,让服务对象充分感受了中心智慧服务的“智”,让社会各界充分感受了智慧规划资源服务的“慧”。
培塑时代先锋队伍,建强智慧团队力量
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强化干部职工思想引领。针对中心业务广、任务重、人员难以经常集中组织学习的现状,紧贴数字时代,坚持实效性与便利性并重,“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并行,建立“线上+线下、支部+小组、集中+碎片、领学+自学”的新型理论学习体系。建立中心“理想 担当 协作 创新”新时期价值观,积极开展 “团结 进取 融合”等主题团建、“红色之旅话传统 两在两同传基因”等主题参观实践活动和退休干部职工为中心青年上“最后一堂党课”活动,深化干部职工文化交流,推动中心逐步树牢了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
树牢初心使命“航向标”,助力干部职工练强本领。结合“学习强国”每日学习和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日分享”活动,每月指定1名职工每天分享一个党史小知识,并将分享的知识作为“党史知识竞赛”的题库,结合支部组织参观红色景点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时现场组织“党史知识竞赛”,用考学结合、寓学于乐的形式,增强大家学党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干部职工在持续的党史学习中不断夯实信仰信念,激发行动自觉。建立党政工一体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一体讨论党建、业务、管理和工会工作,让干部职工在会议交流思考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常态组织“线上+线下”学习培训,将党员素质、职业精神与个人技能、专业素质相关培训内容相融合,固牢干部职工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精神和初心使命意识,提升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
构建防控一体“监控台”,确保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党员微信朋友圈、微博、头条等平台的互动,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面对面谈心和线上的引导、鼓励,架起党员干部思想动态“交流台”和“监控器”。坚持开展线上线下一体的“纪检讲学”活动,让党小组纪检宣传员每月坚持组织廉政学习和廉政体会交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让干部职工始终保持警钟长鸣。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中心内网、中心党员微信群等平台,开展好《廉政视频》学习、“身边案例”学习、“廉政短信”提醒等党风廉政工作,加大党风廉政宣传力度,让鲜活的案例触动党员干部自警、自省、自励,用及时的廉政提醒督促党员时时自觉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确保党员干部不走歪路邪路,不碰红线高压线,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