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扬州:“化”村级债务,“解”发展包袱

来源:扬州市委组织部 2023-06-14 09:51

化解村级债务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事”,关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扬州市实施村级债务化解三年攻坚行动,成功化解村非经营性债务9.2亿元,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卸下包袱。

“‘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灵。’之前村集体不但没收入,还欠了一大笔外债,遇事总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现在外债还清了,负担没有了,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干了!”高邮市汤庄镇双屏村党总支书记俞永祥充满信心地说。

村级债务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紧迫的社会问题和重要的政治问题。村级党组织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坚强堡垒,是处理村级事务的中枢机构,也是老百姓的坚强后盾,若债务负担过重、影响运转,群众心里不踏实、债权人心中有怨气,容易导致基层组织基础不牢、政权公信力削弱,村级发展更加无从谈起。2021年以来,扬州市委组织部聚力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层次矛盾和“老大难”问题,启动实施村级债务化解三年攻坚行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减压赋能。

1686707679829063.jpg

明确化债重点,稳步有序实施

“我们村之前有债务106.98万元,其中70多万元是因为农村道路改造、农村亮化工程及其他新农村建设项目所遗留下来的非经营性债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债务化解,现在只剩下3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的债务了。”邗江区杨庙镇赵庄村党委书记梅从祥说。

扬州市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有的是历史原因导致,有的是为发展经济,有的是为解决现实困境。扬州市委组织部对这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将利用资金杠杆撬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良性债务与贪大求全、盲目举债的不良债务区别开来,将无息的扶持性债务与有偿的包袱型债务区分开来。在化债行动中,明确化债的对象为非经营性债务,即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村级事务、兴办公益事业等形成的债务,主要包括修建广场公园、道路桥梁、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等。逐一摸排超前兴办公益事业、村级事务准入不够严格、上级拨付专项资金滞后等方面产生的债务。经统计,全市1082个村(含涉农社区)有634个负债村,村级非经营性债务总额9.2亿元,村平均负债145万元。

帮助村党组织班子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扬州市按照党委领导、县乡为主,明确责任、分类处置,发展经济、严控新债的化债原则,在化债过程中做到“三个不得”:不得降低村组干部待遇,不得拖延必须实施的农村民生工程,不得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了村级各项事业稳定发展。

落实化债措施,全力攻坚突破

为深入推进化债工作,扬州市委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村级债务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市级纪检、组织、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开展工作。制定《关于推进村级债务化解的实施意见》,确定为市县乡三级“书记项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资源,推动村级债务化解。

 扬州市按照核定村级债务、制定化债方案、有序实施化债、实施债务化解评估认定、开展化债考核评定“五步走”,实现闭环管理。通过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提升造血功能;清查资源资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项目,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以奖代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市县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抓好债权清收,理顺镇村债权债务关系,实施债权债务互冲;加强基层财务管理,及时向村拨付兑现资金,依法依规核销,规范账务调整等多种途径,有序开展债务化解。

“经过一轮的化债,我们镇的所有村都跳出了‘旧债未还、又增新债’的恶性循环,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各项发展任务中,拿出足够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增加了经营性收入。”邗江区槐泗镇组织委员范乃成说。

为保障村级债务化解的深入实施,扬州市级层面下发1亿元奖补资金,抽调50名审计人员,组建7个工作组,对全市所有村开展全覆盖现场审计。截至2022年11月,全市村非经营性债务9.2亿元全部化解,其中货币化债3.5亿元,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巩固化债成效,促进发展增收

“化债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要建立控制债务新增的长效机制,巩固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扬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的孙凯介绍说。扬州市通过建立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建立新增债务控制制度、加强村集体预决算管理、压缩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强化违法违纪督查问责等8项举措,从严加强监管,确保不新增任何村级非经营性债务。同时,把控债纳入县乡村三级巡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内容,做好定期抽查抽检。

“我们村创新推进‘飞地’发展模式,在外地租用80多亩土地,投资建成4.5万平方米的仓储区,从2018年起,分三年投资改造门市房1.8万平方米。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00多万元,同比增长23%。”扬州市“百雁争锋”——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赛上,仪征市真州镇五一村党总支书记张凤英介绍了发展经验。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村级债务化解方有源头活水。在全面化清债务的基础上,扬州市做好“后半篇文章”,将“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党建工作新课题,确定为2023年度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项目”,通过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力争到2025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0万元,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占比超过70%,沿河地区全部高于60万元,沿江地区全部高于80万元。

江苏党建网推广标识.jpg

16716986244863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