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先锋评论 > 先锋评论

以“三项机制”破局开路

来源:昆山市淀山湖镇党群工作局作者:徐文娟 2023-05-18 16:37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前,部分干部想为不敢为、善为不愿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生怕落入“多劳多错”的怪圈。笔者认为,要想打造新时代的“劲草”“真金”,必须扎实打好“三项机制”组合拳,多层次“燃”活力、“卸”包袱、“蓄”动能,全力护航干部敢为。

以鼓励激励“燃”活力。有力有效的鼓励激励措施可提振志气,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打破信息壁垒、畅通资源共享,整合多部门主责主业,充实完善鼓励激励细则,随时随地传达关心关爱的强烈信号,确保全方位、无死角,实现集中“供给”、定向“输出”,让担当作为蔚然成风;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攻坚任务前沿考准考实干部能力,加强考用结合,优先使用实绩突出的敢为善为干部,尤其是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螺丝钉们”,打通个人、群众、组织三方互评,落实落细跟踪问效。适时把眼光放到重整旗鼓再出发的“跌倒者”身上,适当给予证明自己的机会和平台,积极选树培育先进典型,不让干部出力又寒心,坚定一以贯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以容错纠错“卸”包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对于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如果奉行“一棒子打死”,则无形之中可能会挫伤创新力、攻坚力。当牢牢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四个原则”,为广大干部搭建“大有可为”的舞台。针对岗位特性,量身定制容错纠错情形,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来”,着力健全风险事前报备机制,推动风险免责从“事后认定实施”向“事前评估备案”转变,同时,及时为干部的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完善“回头看”制度,确保澄清正名“双向闭环”。用动真格的政策带出一批“尖兵猛虎”,用实打实的保障增强敢为底气,让广大干部敢闯“无人区”、敢接“烫山芋”,放开手脚、一展身手。

以能上能下“蓄”动能。“干部能上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来、不到退休下不来”始终是干部选拔任用的老大难问题。唯有解决“能下真下”堵点,避免“下后不上”定势,才能营造踔厉奋发的良好氛围。一方面,量化“下”的标准,环绕考察干部“画像”,关注圈内圈外、抓牢全天时段,对能力不足、担当不够、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干部,该免职就免职、该降职就降职、该调整就调整,用“回炉重造”找准“病灶症结”,让问责不走样、不变形。另一方面,完善“下”的管理,定期组织回访和谈心谈话,实时掌握思想动态,多方磨炼“下”的干部,以专业课程对标提能,以廉政教育强党性,促进“负面清单”清零转化,可提拔使用知耻后勇、靠前作为的受处理处分干部,切忌不闻不问、“一下了之”。

江苏党建网推广标识.jpg

16716986244863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