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钟楼区以“两单一响应”工作模式(社区点单、街道下单、部门响应)找准坐标点,用“基层铁军”强化着力点,用“奋进有为”制造闪光点,以“小机制”撬动“大治理”,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治理创新”争先仗。
创新求“变”,组织体系由“疏”变“密”。突出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的“双网融合”,全区101个村(社区)党组织扎实开展“支部进网、党员联户”攻坚行动,479个网格实现党支部应建尽建,近千名党员扎根网格结对点,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组织链条。期间,北港街道创新升级“4+N”人网系统,由街道领导兼任联系点社区总网格第一书记,社区书记任网格第一责任人,机关党员为网格第一联络员,党员社工为网格第一管家,并壮大党员义工、物业管家等网格志愿队。通过层级明晰化、职责清单化,推动各项工作覆盖小区、渗透网格,做到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上下贯通、一应俱全。今年以来,全区下网格累计1.6万次,真正实现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面对面”“心连心”。
治理求“精”,工作模式由“散”变“合”。加强统筹管理、系统集成,逐一明晰区镇街和职能部门的事权界限,以“两单一响应”为主要模式,运用大数据手段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多网合一、一网运行”。期间,永红街道引进常州市“畅通办”自助服务终端、智能文件柜、人社一体机等智慧设备,开辟“免证办”“代帮办”等绿色通道,政务服务做到24小时不打烊;梧桐苑社区实行人员信息智采集,安全监控全覆盖,党群共建全参与,打造成为全市首家AI安置房社区。截至目前,“两单一响应”模式已在全区得到应用推广,全区月平均上报网格服务管理事项2.6万件,办结率99.7%,真正实现了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
服务求“实”,供需渠道由“窄”变“宽”。坚持开放融合治理理念,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多方携手组建红色商圈、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党建联盟,融合各方资源力量,创新“代帮办、自助办、上门办”等方式,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项目,做到群众有代办事项、负面情绪、突发事情、矛盾纠纷、红白喜事“五个必到”,化被动为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村(社区)与属地单位的共驻共建互联互动,300余个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挂钩联系、结对共建,共抓基层党建、共建议事机制、共推基层治理,最大限度地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使为民服务从政府主牵主导“独角戏”走向了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唱大戏”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许彤玮、潘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