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聚焦重特大项目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兴领域党建等重点工作,2022年共实施党建“书记项目”36个,以“头雁效应”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勇当先锋抓示范。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抓示范、做表率,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抓推进、抓落实,在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助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头雁”作用。成立项目攻坚行动党支部,凝聚项目招引、帮办服务、行政审批、建设施工等多方合力,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总投资334.9亿元。总投资百亿元的天合光能项目仅用32天实现全面开工,创造了淮安重大项目落地转化的新速度。进一步完善区领导挂钩推进重特大项目机制,组建党员帮办服务小分队,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应税开票等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全市前列,5家企业获评市年度50强企业,5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勇于创优树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引领强保障,聚焦重点解难题。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直播平台党支部,实施“兴村项目”,借助网络直播拓宽销路,2022年度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行动,聚焦“一老一小”提供137项精细服务;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资源力量下沉,开展“党员进社区 服务进万家”活动150余次,做实做优群众服务;积极推进“红色物业”,获评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省级示范点2个,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勇担使命争前列。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开展“学习二十大‘企’航新征程”系列活动,通过“班前十分钟”、“午间小课堂”、“支书讲党课”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成立道路货运、外卖配送、互联网3个行业党委,分层分类建成温馨驿站60个,整合工会、人社等资源组团式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1.8万余人次。通过选聘20名“红领车队长”、10名“食安卫士”、40名兼职社区网格员,组建200人的疫情防控“骑手先锋队”,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获评省“苏网先锋”2个、省“先进货车司机党支部”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