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南通通州:乡村振兴跑出“动车组”

作者:徐超 贲腾 通组轩 2022-12-26 10:59

12月5日,南通市通州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第三季度“红旗镇街”“红旗村居”评选结果出炉,金新街道麒麟桥村获评“红旗村居”。两年前该村在街道年度考核排名列第19名,今年三季度已跃居第2位。村党总支书记崔佳丽说,对照区里出台的“1+1+N”考核指标,村“两委”挂图攻坚薄弱环节,通过引进在外能人、发展高效农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两年前的不足50万元提升至90多万元。 

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乡村“跑”起来,首先要锚定方向。通州聚焦党建领航、富民强村、生态美丽、稳定和谐、乡风文明等方面,研究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线图”,设置“1+1+N”考核体系,分别对应党建工作、乡村振兴以及针对各村实际设计的个性化指标,让广大“头雁”做有标准、干有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张建华介绍,通州连续多年上榜全国百强区,但全区232个村(社区)中,村及涉农社区分别为173个、34个,占比达89.2%。“我们将以‘深根工程’为总牵引,聚焦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五个基本’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向更深处扎根、向最末端发力,进一步强支部、育头雁、聚人才,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 

乡村加速“跑”,动力从哪来?11月20日,刘桥镇徐园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火热进行。“助力徐园村打造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镇上成立‘攻坚支部’,由我负责。”主持会议的镇党委书记陈建烽介绍,战线前移的同时资源下沉,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整治等项目都向徐园村倾斜。 

区委书记带头建立农村党建联系点、镇街书记领办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村书记落实“领头雁”职责——“三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通州投入4.5亿元实施404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定期举办基层党建巡查观摩,累计发现、交办问题44个,超八成已解决。 

组织赋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今年年初,金沙街道招聘18名村(社区)干部,报名者有200多人,其中有新加坡留学归来、在上海工作的张杭英。“区里出台村干部专业化管理办法,街道也推出‘菁英建功行动指南’,让村干部待遇有保障、发展有通道。”张杭英说,更关键的是,在农村工作同样有成就感,“今年村里建冷库,设计图就是我画的。” 

配好村干部,更锻强“火车头”。近两年,通州实施“雁阵工程”,7名村书记进入镇街领导班子、10名村书记被选聘为事业编制人员。参照科级干部考察标准,该区今年对232名村(社区)书记进行一线研判,逐一形成评价反馈,提出优秀人选52人、称职人选146人、相对较弱人选19人、调整人选15人,进一步优结构、提素质、激活力。目前,全区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占比达99.6%,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97.4%,平均年龄41.5岁,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相比10年前,通州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6.2%。为了让更多青年成为乡村振兴动力源,通州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从引、育两端发力,整合多部门资源组建“新农人产业协作联盟”,培育园艺、电商等乡村青年专业人才260余名以及“青创农场”近40家;通过举办“最美乡贤”评比等活动,吸引176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兴村,落地发展项目76个,提供就业岗位2200多个。 

考核指向、组织赋能、人才聚力,通州各村(居)竞相发力,跑出蔚为壮观的乡村振兴“动车组”。去年,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通州获评县(市、涉农区)进位第一等次。“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综合优势。”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骁毅介绍,将深化“党建领航、镇村夺旗”专项行动,以党组织链接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