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经济体量最大、消费市场最为活跃的县级市,昆山拥有邮政企业1家,快递企业24家,处理场地25个,末端网点904个,从业人员近1万人。邮政行业业务量、业务收入及快递投递量、业务收入位居江苏省各县市首位。今年前三季度,昆山累计完成快递业务收入54.7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58%,完成快递业务量4.6亿件,占苏州市总量近三分之一,月人均使用快递量约24件。
为进一步加大对快递行业的党建引领,昆山积极推动快递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注入红色“新”动能。
完善工作体系·提升党建引领力
昆山市依托昆山邮政管理局成立全市快递行业党委,建立“行业抓、抓行业”的工作制度。将昆山邮政管理局纳入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明确党建工作职责,与市总工会、市妇联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对全市快递企业开展调研摸底,排查全市快递员党员59名,建立行业党建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施快递行业“红骑畅行”计划,服务凝聚快递小哥,打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红骑先锋”队伍,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党员战斗力
注重党员思想教育。结合快递员工作形式、组织形态特点和党员实际,运用学习强国APP、“昆山先锋+”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手段,开展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组织各邮政快递企业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并征集感言,在全行业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创新开展快递员党员先锋“十带头”活动,按照“重实战、聚人心、有特色”的要求,将党建工作与助力疫情防控、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企业发展、规范行业管理、参与基层治理等深度融合,制定落实党员先锋“十带头”清单,引导党员主动在日常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疫情期间,开展快递小哥“畅通根系”行动,邮政、顺丰、京东、德邦、昆之城等快递员“沉网入格”、走进楼户,协助做好信息摸排、点位值守、核酸检测、物资保供、应急配送等工作,帮助市民寻找递送急症重症药品等急需物资事件百余起。
提升快递职业技能。举办“喜迎二十大、技能展风采”昆山市第四届快递员技能大赛,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竞赛,引导全市快递员熟练执行寄递业安全“三项制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弘扬“小蜜蜂精神”。大力推进快递工程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准指导,推动41名邮政快递从业人员积极申报参评,不断提升快递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开展暖心行动·提升组织凝聚力
开展暖“蜂”行动。推动落实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组织落实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486人,参保人数位居苏州各县市首位。开展各类慰问活动3次,发放慰问礼包1750份、职工互助关爱基金800份、数字人民币关爱金27.42万元、旅游年卡50张,免费赠饮2500份,安排一线职工休疗养5人,推出“昆小哥学堂”“昆小哥医院”“昆小哥银行”等为快递小哥提供“助‘新’成才”、健康关爱、金融特惠等服务,切实提升快递员获得感、幸福感。
打造暖“蜂”驿站。依托现有的快递公共服务用房,按照“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整合企业区域末端资源,深化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创新开展联建联收联投,建设集邮件快件收发、关心关爱快递员于一体的“快递末端综合服务试点”19个,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快递服务及“歇歇脚”、“充充电”的暖心关怀。昆之城人才专墅服务站被评为苏州市“海棠花红·暖蜂驿站”示范驿站。
选树示范先进。开展评优评先活动,评选出“平安寄递”创建示范企业3家、“平安寄递”创建先进个人14名、疫情防控先进个人12名和“扫黄打非”先锋斗士14名。确定顺丰袁冬、韵达郁华、昆之城张大伟等快递员作为全市两新先锋培育对象,顺丰高从苗英勇救火事迹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人已向所在社区提交入党申请书。顺丰速运昆北点部快递员张友军做客《对话先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特别节目,讲述奋斗历程,畅谈心得体会。
赋能行业发展· 提升党建作用力
推广“寄递+电商”模式,小哥党员带头助力电商全面提速。推动快递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成为商品流通的加速器、服务电商用户的主渠道。
带头推进“快递进厂”。主动对接沟通,挖掘潜在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上门揽收、专人驻厂、仓配一体化等模式,满足企业对快递服务的需求,降低企业成本。顺丰快递服务迪卡侬年业务量达136万件、韵达快递服务波力食品年业务量达120万件。
带头推进“快递进村”。推动交邮融合发展,实施“交邮惠民”工程,稳定运营295路公交示范邮路。邮路开通以来,累计发送906班次,运送快递26503件。通过驻村设点,让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全行业服务阳澄湖大闸蟹年业务量超400万件。
下一步,昆山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快递行业党建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完善、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作用发挥更加实战实效,为昆山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提供坚强行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