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求,张浦镇深入实施全域党建,紧扣“责任”“质效”“创新”三链,强化举措,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紧扣“责任链”,系统谋划、固强补弱抓落实
紧抓重点任务。坚持高点定位抓谋划,镇党委定期组织开展书记讲坛、书记沙龙、重点专项工作会议等,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现代化建设及先锋张浦争创行动,抓实“五抓五提”专项行动,围绕组织建设、队伍提能等制定34项具体任务、82条工作举措,党委班子成员“一对一”挂钩,一抓到底、持续推进。开展常态体检。
强化调度抓推进,每季度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互查互检”,通过看现场、看平台、看台账 “三看”方式常态化、全覆盖检查,针对性开具“党建处方”49份,坚持问题闭环整改到位。
推动专项整顿。深入开展“海棠暖心”集中走访活动,全镇1106名党员干部参与,覆盖群众近20.5万人次,帮助解决各类诉求1057条,为民办实事111件。为进一步丰富群众身边的“海棠服务”,在“1+28+N”阵地基础上,突出服务功能延伸,重点建设自然村(小区)服务阵地“根系末梢”,新增建设151个微阵地。同时,建成靠“浦”驿站63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歇脚、充电补给等暖心服务。
紧扣“质效链”,破解难题、精准发力抓推动
立足破解党建引领作风提升、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难题,分领域开展先锋争创。
在机关领域打造“效能先锋”,聚焦疫情防控、体制改革、安全生产、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打好“服务牌”。推出“1专窗+2专区+N专员”,优化行政服务效能;实施“党建+金融”,推进金融领域精准扶持,促进富民增收;实施“党建+幸福城”,统筹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入户、老旧小区升级,提升居民满意度。
在农村领域打造“美居先锋”,深入实施党员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当先锋作表率、在违法建设治理上“三带头三不准”行动,发动2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累计创建星级庭院4112户。南吉山村的薛家埭自然村全数创成五星级庭院,尚明甸村积极打造三创融合新亮点,成功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在社区领域打造“红管先锋”,今年新增锦尚花苑等3个“红管先锋”市级示范点,全面推动16个重点小区建设。深耕“党建+网格”,13个社区网格工作站上报事件处置率达99.9%。创新实施“党建+公益创投”为民服务项目15个,累计开展活动135场,服务4200余人次,以“微服务”撬动“大民生”。
在“两新”领域打造“益企先锋”。推进“党建引领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先锋行动,开展专题阅读学习105场、大讨论97场。成立张浦镇“人才链”党建联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联盟等。汇编党建惠企服务手册,开展党建惠企行动132场,惠及企业2267家。
紧扣“创新链”,培树品牌、强化示范抓带动
“创新”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前进的“发动机”“动力源”,张浦镇以“工作架构、标杆示范、党建品牌”为创新“三驾马车”,聚力推进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争先进位。
优化党建工作格局。持续拓展镇党委-片区工作站-村社区-微联盟的“1+4+N+X”淞南党建联盟工作触角,在四大片区设立党建工作站,配备专门力量,通过每月召开片区党建例会、每季开展党建联席会等,带动各片区党组织相互观摩学习、经验交流、“互评互比”,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市镇、村企、区域等纵横交错的党建微联盟体系,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全域党建新格局。
培育党建示范点。以“整体推进、重点培育、全面提升”为目标,将各党建示范点连点成线、打造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域党组织。在农村领域,突出巩固小康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以金华村为示范的“乡村+文创”模式和以尚明甸村为示范的“乡村+科创”模式,引领乡村发展新路径。在社区领域,突出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围绕“四红四强”目标,打造锦和社区、大直社区等“红管先锋”示范点。在机关领域,突出提升服务质效,重点打造党建+审批服务、综合行政执法、企业服务、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的 “1+5”红色矩阵,“浦便利”“营商张浦”“四零服务”“会客厅”等一批机关党建品牌亮、力量强。在“两新”领域,突出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聚力“暖心党建、助企惠民”,持续做好“评星定级”提升工程,培树百个“益企”典型。聚合品牌优势。
围绕“一支一品”,聚焦“品牌举措、品牌成效、品牌影响、品牌成长”等,连续7年培树党建“品牌群”,成功创建89个党建服务品牌,包括3家市级机关品牌、86家镇级品牌。通过三年多的星级品牌创评,全镇已成功创建22家三星级品牌、10家四星级品牌,通过品牌星级晋级和退出机制,推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