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聚焦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要求,以党组织覆盖为基础,以海棠先锋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精准化服务为载体,加快构建“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幸福提升”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精耕微网格,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同志,你这辆电瓶车不能放在这儿充电,你就麻烦一下,多走几步路送到电瓶车充电棚去充电。”近日,一箭河社区党员网格员吴伟忠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文胥坊小区一住户在楼道内给电瓶车充电,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隐患。吴伟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最终该住户意识到错误,主动将电瓶车放到充电棚充电。
胥口镇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以社会综合治理联动网格为依托,在67个综合网格、1个专属网格内组建网格党支部,实现“支部建立在网格上,网格建立在小区内”,构建“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小区(自然村)党组织全覆盖,真正将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同时,整合力量资源,优化网格功能设置,推动党建、政法综治、民政、环保、应急管理等条线职能统一纳入网格,实现“一网多能,多网合一”。
“无论是公共设施损坏,还是邻里矛盾纠纷,哪怕是家里水管漏水,我们只要打个电话,网格员就会第一时间上门来服务。”家住一箭河社区的居民李女士介绍道。此前,胥口镇樱花园小区香樟树长势茂盛,在装点小区环境的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居民家中采光,应部分业主要求,物业公司对树木进行修剪,引起了其他业主的强烈不满。在接到求助电话后,小区网格员立马赶赴现场,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安抚双方情绪,经网格员调解,物业公司随即停止了修剪行为,同意在征求多数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再进行统一修剪。
汇聚微力量,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上供新村小区附近道路存在乱停车现象,影响了车辆通行。”“村民建议在家门口多建几个口袋公园,为大家提供优美舒适的休憩空间。”“东欣路路面破损严重,村民希望能够及时改造路面。”东欣村村委会2楼会议室里热闹非凡,海棠先锋们纷纷将日常走访中汇总梳理的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积极反馈给东欣村党委协调解决。
“我们东欣村下辖33个村民小组,4个拆迁安置小区,户籍人口4997人,常住人口25679人,村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8名,根本无法服务好这么多居民,‘海棠先锋’队伍的建立畅通了上传下达的渠道,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东欣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密切党群关系、延伸服务触角。今年,胥口镇综合考虑人口规模、治理难度、乡风民俗等因素,在村民小组长、党组织书记、联队长、楼栋长中推选威望高、能力强、热情足的“根系”力量,建立起一支160余人的海棠先锋队伍,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上门服务等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每个居民,同时把居民的诉求和意见收集上来,构筑起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党群“连心桥”,健全了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根系。
前不久,第12号台风“梅花”来袭,胥口镇各村(社区)组织海棠先锋队伍,上门开展防汛防台风宣传,对排水设施、老旧房屋加强巡查力度,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除了联系服务居民外,海棠先锋队伍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如今,他们活跃在疫情防控、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各项重点工作中,身兼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服务群众的“勤务员”等多种不可或缺的角色。
深化微服务,绘就基层治理美好图景
“实在是太方便了,不用跑到镇里,直接在村里10分钟不到就办理好了参保业务。”9月22日,胥口镇东欣村村民翁先生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业务后激动地说。
胥口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81项政务服务下沉至村(社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办理”的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民政、人社、残联、卫健等门类齐全的政务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为其提供红色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个性化订制服务,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9月17日,一场集趣味、体能、游戏于一体的青少年趣味运动会在箭泾村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青少年在“投沙包”“袋鼠跳跳”“筷子夹球”“珠行万里”等项目中,建立了“互识、互信、互助”的意识,展现出奋发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胥口镇各村(社区)聚焦惠民利民便民,相继开展“爱心义剪,健康义诊”、“海棠暖心,夏送清凉”、家门口的暑托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健康、送关爱、送文化、送实惠活动,让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花不断绽放。此外,胥口镇还深入挖掘乡贤、老书记、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基层治理力量,打造“箭泾三老”“钱小Young”“同心圆”“香信爱”等志愿者服务队,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