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学习研讨中筑牢思想根基,在一场场实战实践中提振干事热情,在一桩桩为企护航、为民解忧的实事中彰显先锋担当…… 从园区到企业、从乡村到社区,党建“引擎”正为徐州经开区建设全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第一极”注入红色动能。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以扎实推进新时代江苏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和徐州市“党建强基”提升工程为主线,聚焦“高畅优响”,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将初心融入血脉、使命扛在肩上,为党旗添彩、为发展聚力。
聚焦“高标准”,组织基础实起来
“货车司机党组织建立后,定期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真切感受到身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温暖。”货车司机任康建是经开区一家大型企业的运输员,现在每次出车他都会戴上党员徽章,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为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思想教育难的问题,徐州经开区东环街道党工委成立了“货车司机万里行”行动党支部,依托“运河红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货车司机教育管理服务“指尖课堂”,定期向货车司机党员推送党建学习资料、党组织活动通知、学习知识问答等内容,促进学思践悟。
在徐庄镇,基于农村老党员文化水平低、学习意愿不强的现状,徐庄镇各基层党支部开发红色宣讲“随身听”,其内收录形式多样的学习视频、音频课件,并根据党员需求,在田间地头、村内小广场开设“板凳小课堂”,为老党员“补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有声加油站”。
板凳小课堂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坚强堡垒,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制“强基领航”专题培训班,聚焦村(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通过集中学习、书记论坛、情境课堂、实景教学、互动教学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头雁”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带着想法来、带着办法走。同时,通过“线上教学”+“线下测验”模式,顺利完成了283名党员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参学率100%,全程在线近22小时,化解了传统集中培训在时间、空间上有所限制的难题。
聚焦“机制畅”,先锋力量蓄起来
“作为一名新党员,我将永葆党员本色,争做新时代有信念有志气、有原则有骨气、有担当有底气的优秀党员,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今年“七一”前夕,“我心永向党·建功经开区”徐州经开区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举行,70名新党员及优秀党员代表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新党员代表周婷婷的发言引发了大家共鸣。
七一主题党日
同一时刻,在大黄山烈士陵园,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预备党员庄严承诺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为党奋斗。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为锻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队伍,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门大力实施发展党员“三源”提质工程,建立健全发展党员拓源、培源、清源全链条管理机制。拓宽源头,加大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大学生、“两新”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注重在高层次人才和各行各业代表性人物、先进模范中发展党员,今年以来发展党员256人,其中非公企业职工88人、产业工人38人、高知群体6人。培好源头,压实三级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将政治标准融入教育培养考察审查等各环节。运用“线上平台+线下活动”“教学+测试+作业”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培养针对性有效性。筛清源头,推行发展党员“一人一档”全周期纪实,实施发展党员政治体检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队伍质量和结构,从严从实把好入口关。实施党员档案“筑巢安家”工程,6个镇(街)全部建立标准化电子化党员档案室。
聚焦“队伍优”,“红色细胞”强起来
为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根据机关、“两新”、农村、社区、学校、国企等不同类型党员特点,按照“分领域试点—总结规范—全覆盖推广—持续提升”路径,有序开展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让基层党组织“细胞”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
金秋时节,徐州经开区各大产业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火热。在弘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一体化项目现场,700多名工人轮休奋战在作业一线,24小时不停工,全力以赴抢进度、赶工期。作为徐州经开区今年引进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该项目生产的产品将会用在太阳能电池及后段的太阳能组件上,成为当地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板块。
大庙街道财政所党支部党员夏亮国庆期间助力项目建设
“从8月中旬开工以来,我每天都在项目现场调度、服务,全力以赴,一刻不松懈,确保项目可以在10月底交付使用。”弘元项目“店小二”、重大办党支部书记王冉表示。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总计实施了年度投资433亿元的110个省、市、区级重大产业项目,全区党员干部坚持围着产业转、盯着项目干,攻坚一线,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快投产、快达效。
机关党委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的理念,坚持“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更精准”,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建设,引导机关党员在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重大事项改革、重大科技创新及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
经开区组织人事部还积极构建流动党员“暖流益家”管理体系。依托网格化管理手段开展流动党员摸底工作,对流动党员情况登记造册,同步设置流动党员报到站,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督促流动党员做到联系方式变动必报、流动去向变动必报、从事行业变动必报“三个必报”。积极探索建立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工作学习单位、居住暂住地职责任务和联动互动机制,通过建设“暖流驿站”让流动党员“安家”,“线上+线下”开设暖流微课堂让流动党员“爱家”,开展“工作他乡、服务家乡”系列活动让流动党员“顾家”,不断融入经开区“益家人”大家庭。
聚焦“品牌响”,治理氛围浓起来
国庆期间,徐工汽车有限公司90后党员鹿永波放弃休假,戴上红袖章,在信息采集、秩序维护、爱心帮扶等工作中感受充实。一声“我来报到”温暖了居住地党组织,一声“有事吩咐”汇聚起“益家人”的力量。在经开区,还有许多像鹿永波一样的党员,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化身街头巷尾的红色风景线,也成了经开区最有“流量”的红色故事。
徐工党员到大庙街道东湖社区报到参加服务
徐州经开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员报到 聚力益家”活动,创建“益家人”服务品牌,推动党员作用发挥全方位、全天候,建立平战转换机制,确保战时一拉就响、平时一呼即应,筑牢基层治理的坚实堡垒。全区登记造册报到党员共3086名,组建“益家人”服务党支部86个,金龙先锋服务队88支、服务组160个。目前,经开区各“益家人”先锋服务队已累计开展活动309次,收集群众诉求382件,现已解决331件。
以“先锋金龙湖”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开设“书记带你看阵地”“固本强基进行时”“党员报到 聚力益家”“新新向荣”“益企行·先锋主讲”等专题专栏,实现党建工作“共享”、经验做法“共推”、先进事迹“共学”,凝聚奋进力量。积极开展“三比三创三争”金榜行动,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从组织、阵地、党员三个方面挖掘先进典型、树立示范标杆,多维度构建基础规范扎实、载体有内涵特色、体系完整全面的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路、典型激励,让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标杆、做有榜样、干有方向,形成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经开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