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关于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的意见》精神,昆山市陆家镇党委不断延伸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根系”,提升党群服务的质量实效,扩大基层治理的“共治圈”,以严密的组织体系推动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延伸触角,提升组织力
“电瓶车违规进电梯存在安全隐患,跟社区反映后很快就安装智慧梯控消防安全系统,住在这里我们很安心,小区有 64个楼道‘海棠驿站’,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陈巷社区居民朱静娟说道。陆家镇自今年4月实施“四强四力”推动行动支部进小区工程以来,逐步推动全镇 5 1个小区建立小区行动支部,围绕“3+1”工作清单扎实开展行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疫情防控等领域工作 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楼道架空层、物业用房、小区休息凉亭等,建设群众身边的“海棠驿站”,既能深入群众中唠家常听意见,又能及时掌握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使其成为联系、服务、凝聚群众的重要阵地。
办好实事,提升服务力
“我们的社区居民多、二轮车数量多、楼下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对社区内的环境秩序有很大影响,经过反映,我今天在楼下遛弯儿的时候看到咱的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在施划车位了。” 陆家社区居民陆雪明说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陆家镇结合“海棠暖心”走访工作深化“党群联系服务日”机制,镇全体班子成员带头分别深入各自挂钩联系的社区党群服务点,全面开展暖心行动、流动办公、志愿服务等,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机关党员干部以分片包干方式走访入户,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摸清基层情况,做好信息收集,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结合“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集中走访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镇共有967名机关条线单位干部,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参与,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26条,梳理存在问题总数546件,已办结483件。真正 把群众诉求发现在家门口,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办好群众心坎上的事。
多元共治,提升自治力
“最近我发现小区部分景观桥桥面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就立即向小区网格长、行动支部书记徐伟反映,在书记召集下,我们物业、党员、网格员、业委会就一起召开圆桌会议讨论修补 的事情。”邹家角社区网格员王风芹说道。以“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 党支部—党员群众”四级组织体系为基础,从小区党员、楼道长、居民 志愿者、志愿团队骨干中遴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有口碑的小区日常管理和网格治理的骨干人员,打造一支来自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海棠先锋”队伍,充分发挥信念强、经验足、地缘熟的优势,进一步壮大社区治理力量,让更多居民群众投身社区治理,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物业行动、居民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搭建平台,提升执行力
“夏天流动摊贩特别多,油烟大,影响环境卫生,还扰民,我们拨打12345热线反馈,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马上赶来处理,快速、有力。”居民蒋秋芬说道。陆集镇党委积极搭建大数据平台、集成指挥中心平台、综治平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治理+服务平台等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打通信息孤岛,建成集信息汇集、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督查考核于一体的“智慧大脑”, 倾听群众诉求,提供便民服务,及时上报指挥平台,确保问题收集全覆盖、无盲区,心贴心应对民生关切,确保“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