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名称】 南京市金华商会
【商会类型】 地域性商会
【党建思路】 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
“书记不是‘一把手’,党建工作怎样才能‘有为’‘有位’”“流动党员如何才能‘流’而不失”……走进南京市金华商会“基层书记体验课堂”,墙上列出的8个问题引人深思。
这些“问题清单”均来自南京市金华商会的党建实践,结合“工作案例”“书记视角”等,让前来参训的书记们有所学、更有所悟。
从3名党员“一台戏”,到18个支部、138名党员“大联动”,南京市金华商会用10年时间擦亮了“红领婺商”党建品牌,完成了从党支部到党委的华丽蜕变。
“我们始终瞄准商会党建的痛点难点,积极破题。”南京市金华商会党委书记、宁枫集团董事长彭江平说。从成立初期夯实“四项工程”,到上级命名“老彭工作室”,再到精心打造“基层书记体验课堂”,南京市金华商会一步步作答党建之问,也一步步破解党建之难。
第一步,“思想感召+服务感召”。商会刚成立时,彭江平发现,不少企业主抱有“在商言商”观念,有的事业有成后家庭出现危机,有的党员初心淡化,不愿亮身份。2012年,3人支部应运而生,开始履职尽责。商会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赋予乡情新的内涵,以活动聚情、交流聚心、互助聚力,传递商会的正能量。疫情期间,一家会员企业有500多名工人返回工地,面临十几个项目工期吃紧,却因为迟迟拿不到开工许可通知而着急。彭江平利用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身份,多方协调,帮助其顺利开工。平日里,党委成员分片走访企业,每年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形成多个书面提案递交有关部门。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126项,提供投资决策83项,化解民生难题153项,指导会员企业合伙投资、抱团发展8个,投资总额达10多亿元。
第二步,党建会建同频共振。“依托商会、建立组织,跳出商会、引领发展”是彭江平对商会党建的理解。金华商会党组织立足实际,实施安家落户、头雁振翅、两个覆盖、社会责任等“四项工程”,创新“老彭工作室”“基层书记体验课堂”等项目平台,通过“验明身份、编入组织、一视同仁、发挥作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使商会党建从零基础变为18个支部个个都有叫得响的党建品牌,“两个覆盖”达到100%,会员企业也由50家发展为300余家。
商会党委委员、常务副会长吴灵荣和孔祥君,都是在商会入的党。他们在南京经营的企业发展迅猛,回到家乡金华,又以帮助就业、合伙投资、借款垫资等方式,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在商会中,彭江平的企业率先设立1500万光彩事业基金,参与南京市工商联“万家民企帮万户”工程,带动党员企业出资50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和6个党员爱心基金。
第三步,找准“解惑”的价值原点。“商会党建工作难开展,主要是‘新手’书记多。”彭江平认为。金华商会为党务工作者提供点单式培训、下沉式集训,围绕“党建八问”答疑解惑,彭江平应邀上党课及经验分享100余场次,受众达5000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中央组织部调研组,中央统战部调研组等各级党政领导先后考察南京市金华商会,近三年共接待全国各地考察团150多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