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简称“ 南京公路集团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秉承南京市交通集团党委“先行”理念,总结并践行“五领五化”办实事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创优“阳光党建”品牌内涵,把国企担当写在征战“十四五”的民生答卷上。
宗旨领航,内驱化推动实事必办。全面增强为民服务的政治自觉,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发挥公司党委、5个党支部、175名党员“三个作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要求办实事、聚焦高质量推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办实事、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办实事, 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办实事浓厚氛围。
机制领路,标准化推进实事能办。紧扣“立项、落责、过程、办结”闭环,建立办实事常态化机制。完善《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等制度,构建党支部委员联系基层单位、党小组联系基层班组、党员联系责任区群众、党员志愿者联系困难职工的党支部办实事工作机制,建立“月跟进、季回顾、年总结”制度,推进标准化办实事。年底,把党委班子成员分管领域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责述廉内容,把办实事情况作为民主评 议党员、党内评优、党支部年度考核的参考指标。
发展领向,靶向化推进实事妥办。围绕交通强国、国企改革和新发展格局要求,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五个一流”(一流党建、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目标。聚焦经营效益提升,一方面探索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等新型融资模式,另一方面拓宽资产租赁渠道,提高资产收益。聚焦民生工程,实施 “畅安工程”,提供“人悦其行”“货优其流”的优质服务,打造文明亮丽的南京门户名片;完成33km事故易发路段改造,增设交安设施1265台套,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用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推动养护水平 “二次跨越”,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发明及使用新型专利2项。聚焦服务员工,培育“定制类”人才,用好“师带徒”“青竹计划 ”等公路特色培养方式,打造企业人才梯队;围绕“美丽高速 阳光家园”企业愿景,个性化定制员工文化生活方案,为基层采购180余套文体器材,实现“大幸福”与“小确幸”同轨创造。
责任领先,纵深化推进实事联办。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勇当开路先锋,把国企担当写在“十四五”民生答卷上。疫情防控中,配合属地政府完成南京市三分之二以上来宁、离宁查验点的设置,投入人员约 12.2万人次,守住了南京城市大外环;分批组织党团员100余人次下沉秦淮、江宁、栖霞等三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对接民生需求,做好民生及防疫物资的运输保障,累计放行绿优、港优及保障防疫车辆49.2万辆,减免通行费1.2亿余元。投身乡村振兴,与六合区龙袍街道新桥社区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助力农产品销售;打造“阳光新桥公益理发室 ”,通过完善一个理发阵地、配齐一组理发设备、组建一支志愿理发队伍,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智慧领道,多元化推进实事巧办。为拓展办实事的广度深度,持续以数字赋能“民生交通线”。加快智慧高速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完善智慧云指挥调度系统,开展智慧高空瞭望监控系统建设,自主研发道路巡查自动养护系统……大幅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系数和智慧程度。打造南京高速应用场景,省内首创了“高速 e付”移动支付系统,建设了一网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探索“交通+服务”一体化融合O2O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