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参观了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党员干部要格外重视家风建设,学习榜样精神,传承优良家风,以家风建设固牢立身根本。
解锁“忠诚密码”,传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家风,涵养爱国家庭。“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要明白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温暖,家庭首先要对党、对国家有着深沉的感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他们都用忠贞爱国书写出壮丽的人生。党员干部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真正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解锁“勤劳密码”,传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进家风,涵养勤奋家庭。“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坚持崇尚劳动,明白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从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到唐朝学者陆羽,再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古今中外,通过勤劳奋斗取得成功的名人实例不胜枚举。党员干部要在家庭中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家庭成员知晓“一勤天下无难事”,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解锁“廉洁密码”,传承“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正家风,涵养清廉家庭。“俭以养德,廉以立身”。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要时刻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铭记于心,不“越轨”不“踩雷”,以正气之身,成清廉之风。“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党员干部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庭清廉之花。引导家庭成员之间多说奉公守纪“悄悄话”,常吹廉洁自律“枕边风”,教育子女自强自立,告诫亲属自尊自爱,增强家庭助廉意识,让新时代的清风正气,从家出发、浸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