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链党建领跑产业发展,让红色动能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充分释放和奔涌。”如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忠说。
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联动、项目审批、人才培养、资金通融等方面存在的体制障碍和服务壁垒,如东县探索实施“链”上党建项目,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加速优化升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近年来,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生命安防用品产业基地先后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依“链”组建,打造红色堡垒
2019年5月,如东县首个产业链党建联盟——海上风电产业党建联盟正式成立,铺开了如东产业链党建新画卷。
按照“产业归口、地域相邻、融合发展”的思路,如东县探索“一链一核一联盟”模式,相继在半导体、生命健康、新型值保、安全防护等9大产业链上成立联合党委,搭建起“行业主管部门牵头、龙头企业领头、链上企业加盟”的三级共建组织架构,依托4大产业园区、链上龙头企业、行业主管部门阵地资源,构建多点支撑、全面覆盖的党群服务圈,将链上212家企业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为保障9大产业链联合党委正常运转,如东县专门选派37名党建指导员驻链服务,指导制定产业链联合党委工作运行规则,建立轮值商事、书记例会、双向评估等6项制度,确保联合党委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融 “链”服务,构筑红色磁场
在如东县“链长制”专题部署会议上,县委主要领导宣布了9大产业链“链长”。这是该县创新推出的县委常委挂钩联系产业链制度,以“链长制”统筹调度要素资源,帮助产业链纾困解难,协调解决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创新等重大事项。
2021年6月26日,总投资450亿元的省重特大产业项目——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一期1号线顺利投产。“从拿地到1号线顺利投产,金光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这得益于‘助链专车’。”金光如东产业基地总经理夏英华赞叹道。
“助链专车”是通过“链长制”搭建的全要素助企服务直通车,对发改、住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管理、行政审批等职能部门党组织进行统筹整合,建立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制度,确保优质项目快审批、快落户、快建设、快投产。
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如东县“链长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一线服务、审批服务、施工服务“红色专班”66个,主动为金光、桐昆等51个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用党员干部辛苦指数换来了企业发展指数。
聚“链”攻坚,激发红色力量
“得知我们生产大功率海上风叶急需增加堆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护链支部书记徐吉与苴镇街道党工委立即现场办公,帮助协调了60亩土地,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宏斌说。
关键时刻靠组织,急难险重看党员,成为如东县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通过在机关部门中开展“攻坚有我”一线请战活动,组建护链支部22个,865名“护链”党员解决难题500多个,护航22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2021年11月8日,三峡集团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正式向江苏电网送电,这是亚洲地区首次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运用于海上风电项目。谈起这项创新技术,三峡能源江苏分公司如东党支部书记姜浩点赞公司的“海上青年党员突击队”,“这批80后、90后年轻党员骨干团队带头攻坚,为项目成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联合党委注重将链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设立党员示范车间、党员示范班组、党员责任区520个,组织党员领衔创新项目125个,认领攻关课题72项,评选岗位标兵、创新能手、技能先锋220名,激励广大链上党员勇当产业研究员、项目攻坚手、创新驱动者。
助“链”发展,释放红色动能
随着开市宝钟响起,如东县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企业——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紧接安全防护产业链龙头企业——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之后,成为如东县一年内第二家上市企业。
创新产业链党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党建引领,汇聚资源要素,厚植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在这些资源要素中,人和财至关重要。
如东县主动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实施“红色助创”专员制度,帮助链上企业引进 “高精尖缺”人才40名。“对高层次人才创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扶持”“人才安居购房补贴上限提高到100万元”“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单个项目资助额提高到200万元”等一系列政策有力地帮助“链”上企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同时,如东县实施“金融强链”行动,“园区保”作为其中一个惠企工程,通过发挥产业链联合党委桥梁纽带作用,牵头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单位与32家链上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调5家银行签订融资担保风险分担协议,并发布“园区保”首期企业白名单,为链上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98亿元,持续为9大产业链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