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阿姨,这是您的菜。”每天一大早,在苏州市姑苏区福运公寓门口都能看到由外卖、快递小哥组成的“齐心(骑行)抗疫先锋队”队员,他们准时把居民下单的菜送至小区门口,再由小区“海棠先锋”志愿者为腿脚不便的居民送货上门。疫情期间,这样的爱心“接力”时时上演。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结构复杂的客观现实,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市姑苏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严密组织网、做优服务网、拓展共建网,不断健全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体系‘末梢根系’,在引领基层治理、落实重大任务中,着力构建‘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幸福提升’的新格局。”保护区党工委委员、姑苏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瑜介绍。
严密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吴阿姨,今天您值班啊?”天河花园的居民每次遇见认真查码的吴真宝,都会跟她聊上两句。天河花园是一个无物管小区,小区里8名热心党员成立了小区共治党组织。68岁的老党员吴真宝是小区共治党组织的成员。
疫情期间,共治党组织号召党员投身防疫一线,带领小区居民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出入口值守等各项工作,有力确保了小区居民生活有序、住得安心。
过去十年,姑苏区围绕古城治理积极探索。为解决部分小区、街巷、院落管理空心化问题,2021年以来,保护区、姑苏区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推动组织触角向一线扎根,目前已建立120余个小区(街巷、院落)共治党组织,把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物业服务企业等党员纳入其中,实现对“治理圈”内各项工作、各类组织的组织引领,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
疫情发生后,作为“社区党组织—小区(街巷、院落)共治党组织—‘海棠先锋’队伍”三级社区疫情防控机制的重要一环,小区(街巷、院落)共治党组织及时从“共治共享”的治理常态转变为“联防联控”的战时状态。无论是小区门口车辆登记、核酸检测扫码测温,还是为居民解决各类生活难题,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与此同时,小区一旦进入管控封控状态,小区共治党组织便第一时间就地集结,充实到管控区“行动支部”,真正做到“关键之处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
群策群力,建好群防组织
“明天要做核酸检测,请各位居民根据社区安排,分时段有序前往各楼栋相对应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每次核酸采样前,白洋湾街道虎池苑社区的20名“海棠先锋”都会第一时间在小区楼栋微信群发布通知,做到小区1765户居民半小时内通知到位。此外,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发动居民骨干及时了解居民需求,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正因为建立了常态化的走访联系机制,才使得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宣传到位、小区居民诉求及时解决到位。”白洋湾街道虎池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荣说。
2021年以来,保护区、姑苏区深化“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创新延伸“1+10+N”党员联系群众组织触角,培育了千余名“海棠先锋”队伍。“海棠先锋”按照“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的要求,通过入户走访、谈心交流、志愿服务,做到联系的区域居民全覆盖、户情民情全知晓。同时,深入推进“千朵海棠∙花开姑苏”党建服务体系建设,建成756个“小巷红韵”微阵地,为议事协调、党群活动、便民服务等搭建平台。
疫情发生以后,“小巷红韵”微阵地“变身”核酸检测采样点、防疫物资周转站、小区临时服务点。在小区共治党组织的带动下,“海棠先锋”站了出来,居民群众跟了上来,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老娘舅”等基层治理力量不断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实凝聚,他们时而是核酸点位的值守人,时而是小区巡逻的当班人,时而是困难家庭的敲门人,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回应诉求,解群众之所困
“自从有了徐老师的辅导,学习上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家住二郎巷28号的三年级学生赵恩俊说道。疫情期间,一批来自苏州大学、振华中学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成立了“大风车学习帮帮团”,加入社区“海棠合伙人”团队,为辖区内学生特别是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子女提供免费学习辅导。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小巷医生”每周采取预约制开展诊疗服务,提供血压测量、用药咨询、药物配送等服务。双君物业“金手指”生活保障团队为周边独居老人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服务,随叫随到……在社区党组织的链接下,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入进来,为疫情防控增添了一抹暖色。
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整合共建单位、“两新”组织等资源,通过党建搭台方式,开展下沉式政务服务、互助式居民志愿服务、枢纽式社会服务、联动式党建共建服务,用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促进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推动服务水平在一线,深化形成“握指成拳”的共建合力。
各商会协会、联盟企业主动发挥自身行业优势,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41个。外卖、快递等新就业群体组建了首批600余人的“齐心(骑行)抗疫先锋队”,化身流动宣传员、需求速递员、困难纾解员、防疫观察员,到社区报到,当移动前哨,助力疫情防控……各领域运用专业专长,全力为全区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和各项专业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