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南通如东:“睦邻党建”激活治理“红细胞”

来源:东县城中街道办事处作者:钱宇 蔡晓璐 季佳 2022-06-02 15:27

“希望社区多开展睦邻活动,这样我们邻里间就走得更近了。这样的党建我们看得到,感受得到!”这是家住民主社区的居民杨锦霞在社区“茶馆议事”睦邻点参加活动时说。

image.png


近年来,南通市如东县城中街道民主社区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以“情感集结线”为主要脉络,以亲情守护为特色,聚焦“党建+基层治理”的主题主线,针对不同层面服务对象,在5个小区设立“党建睦邻点”,用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点,联系起一个个逐渐陌生的人,逐步形成了“金色睦邻”社区品牌。

“金色睦邻”成为党群连心的“主阵地”

“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来,作为老年人,我们常常感到空虚落寞,尤其到了节假日,就更加渴望与人交流。过去,缺少活动和交流的平台,现在有了睦邻点,我们大家伙儿聚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日子真的充实多了。”居民陈丽琴在“邻里乡亲”睦邻点参加社区活动时开心的说。

image.png


“为民服务就是要把老百姓的急事办快、难事办妥。”这是在“茶馆议事”睦邻点社区老党员徐平在商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征集时说的。社区以“金色睦邻”为活动载体,让“茶馆议事”、“舞动夕阳”、“戏曲之家”、“巧手妈妈”、“邻里乡亲”五个睦邻点成为了党群连心的主阵地,在谈心,聊天等微沟通、微服务过程中,搜集社情民意,主动精准帮扶,使特殊群体“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看、忧时有人解”,在人民群众中唱响了“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的主旋律。

“金色睦邻”成为社区治理的“推进器”

“原来法律知识也能被讲的这么形象啊,今天这趟来得太值了!”当天,司法所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为现场居民带来了不少法律的小知识,居民崔金兰听完觉得十分受用。

image.png


民主社区以“金色睦邻”为载体,积极探索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型。依托“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与辖区企事业机关积极对接,引领多方力量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让社区从“单打独斗”转为多部门“齐抓共管”。同时,在“金色睦邻”品牌建设中,社区利用传统节日开展邻里活动,以“场次多、内容好、范围广”的标准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在群众看来‘金色睦邻’更像是一个‘推进器’,集聚人气、睦邻友好的同时,在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居民自治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平日里,居民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到睦邻点喝茶、谈心、忆往事,有时邻里间出现了纠纷、矛盾,也会不约而同聚到这里,你劝我劝大家劝,把事情说开说透,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社区工作人员冯文涛说。

“金色睦邻”成为居民自治的“共同体”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非常时期,我们也想尽一份力!”回族姑娘马苏非也和马阿西牙是社区的居民,今年4月,她们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一站就是8个小时。

image.png


杜鹃是社区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也是街道的选民代表,在听说社区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量,她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对接,此后她和店内员工每日的忙碌,只为那一份份免费提供给社区“疫”线“抗疫人”的暖心餐。身边的朋友问她这么做图啥,而她却说:“不为别的,只为让那些在‘疫’线为我们负重的社区人能够吃口热乎饭。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社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积极探索睦邻友好、和谐社区建设的新思路,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发动社区多元主体参与,以“金色睦邻”为载体、“情满社区、共创和谐”为目标,辐射整个社区,凝聚党员群众、社区单位,提升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打造居民自治的“共同体”!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