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聚焦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时代主题,聚焦解决村书记“人难选、选人难、难留人”这一现实难题,拓宽视野选、搭建平台用、完善机制管,充分发挥创业型村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促动作用。
双相选择+择优选派,带动建强一支农村骨干。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从优化村书记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着手,用足用活换届有关政策,突出选拔使用一批“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致富能力强”的创业型村书记。对于民营企业负责人、农村致富能手、有创业意愿或创业项目的年轻村干部等党员能人群体进行梳理摸排,筛选出创业型村书记意向性人选49名。结合本人意愿、村级基础和发展特色,采取双向选择和择优选派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向经济相对薄弱村选配创业型村书记或第一书记24名。同时,通过举办“村书记讲坛”、开展产业项目观摩等形式,让创业型村书记登台授课、现场讲解、当面辅导,带动村干部队伍强村富民能力整体提升。
投资扩建+筹资领办,带动壮大一批乡村产业。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存在有资源缺资本、有产品缺产业、有人力缺人才等问题,引导发动创业型村书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乡村振兴注入启动资金、开辟发展路径、汇聚人才智慧。制定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计划,对于各村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具备发展比较优势、或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相关产业项目进行梳理,形成草堰镇生态农旅、三龙镇和平村金融+电商、草庙镇川东社区高效农业园、丰华街道万丰村屋面光伏发电等强村富民项目32个。建立上岗认标领责承诺制度,创业型村书记结合自身“家底”和后方实体发展状况,牵头推进强村富民项目深入实施。同时,加强项目管理、技术技能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培训力度,落实用电用水用工等配套保障措施,开展常态督查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强村富民项目做实做优、早见成效。
目标管理+激励奖励,带动健全一套富民机制。建立健全创业型村书记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因人因村施策,“一对一”明确村级集体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任期目标。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模式,明确收益分成,让更多农民从强村富民项目中参股分红得实惠。综合运用政治激励、事业激励和经济奖励、需求奖励等激励奖励措施,促进创业型村书记在富民强村上投足精力、下足功夫,对于完成岗位目标任务、符合相关条件的优先推荐区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或“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人选;对于带村发展、带民致富成绩明显、符合有关条件的,通过组织推荐、定向招录等方式,优先提拔进镇(街道)领导班子、进入公务员队伍或招聘进入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