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是盐城高新区核心区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街道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澎湃争先进位激情,以高效能组织建设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去年,街道党委和15个村(社区)“两委”圆满完成集中换届,街道“一办六局”机构改革顺利到位,“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选定的8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办结,配合党史学习教育编写的《璀璨盐龙》历史文化书籍出版发行,党员干部自编自演的《铁军城新传》情景剧获得省展演一等奖,“青春党建·活力东山”党建阵地先后接待外地考察学习1200余人次,金贸集团党委被表彰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招引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名、入选市领军人才项目10个,交出了具有盐龙特色、彰显“高新”内涵的新时代组织工作答卷。
筑堡垒,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好基层的鲜明导向,紧扣发展要务,注重强基固本,努力让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主心骨”。一是提升社区功能。持续巩固“党建示范带”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行动,在突出强村富民、创新网格治理、推进便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径,加强物业党建联建,丰富党员志愿服务,完善拓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二是叫响红色品牌。用足用好金剑仁、丁万松、晏步成等革命烈士红色资源,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十有”微服务标准,倾力打造面向社区居民群众、辐射非公企业职工,集党性教育、组织生活、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党建活动阵地,全面叫响“红色健仁”“红色丁晏”党建工作品牌。三是强化“两新”党建。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重大项目上、建在商务楼宇上,对“两新”组织单独组建党组织32个、联合组建党支部17个。开展“党建元素拨亮行动”,推动东山精密、康佳电子等“两新”组织党建阵地提档升级、党建活动高效开展,致力构筑推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
强队伍,激励担当作为。牢牢把握“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要求,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真正让“事在人为、干就干好”“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盐龙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一是强化政治教育和培训。始终把政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促进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提升,以“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基层党员干部信仰坚定,以党员干部轮训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正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动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提升”。二是加强干部培养和使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组织实施年轻干部“上挂下派”制度,优先提拔一批在招商选资、项目推进、拆迁安置、社会治理等一线的优秀干部,积极选派一批到艰苦环境、复杂岗位历练的年轻干部,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三是规范党员发展和管理。严肃排查整顿党员发展违规违纪问题,严格遵循党员发展5个阶段25项步骤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开展党务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优载体,推动干事创业。顺应新时代,立足新要求,创新党建形式,丰富党建载体,着力把党建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一是“党建+乡村振兴”。找准园区开发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制订强村富民专项规划,加快集体土地征收入市,摸清盘活村级闲置资产,组建成立村级劳务公司,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去年共有10个村(居)集体年收入超100万元。充分利用落户企业多、用工需求大的优势,为广大群众进厂务工牵线搭桥、做好服务,一方面增加了辖区群众的工资性收入,一方面满足了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二是“党建+社会治理”。大力实施全要素网格化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四好村居”建设,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和积案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疫情面前,积极开展“党旗飘扬·党徽闪亮”抗疫专项行动,推动防控力量向网格延伸、向农户下沉,在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关键环节上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没有发生一起感染病例。三是“党建+人才引培”。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横向合作,加快工学院研究生分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建设步伐,放大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研究院、清华智能装备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引才效应,通过举办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加快引进各类高端创新人才,有效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