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江苏省委组织部“抗疫十条”,进一步激励引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阜宁县印发《关于做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考察识别干部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考察识别疫情防控一线干部“硬核”配套措施。
明确考察识别对象。重点聚焦疫情防控一线岗位和关键节点,考察识别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干部:一是参与核酸检测、卡口检查、医疗救治、隔离留观、交通管控等防控任务的干部;二是负责入户登记、人员排查、值班值守、物资保障、治安管理等防控任务的干部;三是承担组织领导、指挥调度、统筹协调等防控任务的干部;四是其他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的干部。
明确考察识别内容。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赛马场”“练兵场”,坚持“五个突出”,考准考实干部。一是突出政治站位。是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突出人民至上。是否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抓在手上,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以实际行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做群众最可信、最可靠的贴心人。三是突出担当尽责。是否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及时掌握疫情、发声指导、果断指挥,服从大局、不讲条件、立说立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四是突出纪律作风。是否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始终做到严谨细致、精准快捷、务实高效、廉洁自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突出业绩成效。是否驾驭全局、组织有力、指挥得当,及时掌握局面、化解矛盾,动脑筋、想办法,快速沉着冷静地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竭尽全力开展工作,圆满完成防疫任务。
明确考察识别方法。要求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机关、镇区、街道、社区、小区等工作现场、防控一线,加强对干部的考察识别,做到见人见事。一是看现场。看现场秩序是否井然有序,严密细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特别是重点防控区、重要卡口点是否结合实际落实针对性防控举措;看参与防控的干部是否在岗在位在状态,关键时刻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果断决策,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听实情。采取与干部面谈的形式,听取干部对负责或分管区域内疫情防控工作的介绍和思考;通过与群众访谈、电话问询等方式,了解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干部表现和群众满意度等;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舆情,发现和收集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现实表现和口碑情况。三是问成效。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及相关成员单位咨询,了解各单位推进疫苗接种、开展核酸检测、落实防控措施的组织化程度及工作进展成效;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了解单位党组织对干部在关键时刻、关键任务、关键节点中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的评价。
明确考察结果运用。及时发现和收集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现实表现,识别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堪当重任干部,发现不担当、不作为、不胜任干部,建立“专项台账”“特殊档案”。一是发现储备一批现实表现优秀的干部。如实记录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履行职责、作用发挥、取得成效等情况,对在防控重要关头、关键时刻政治素质过硬、不怕吃苦、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重点跟踪培养。二是鼓励激励一批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对后备干部人选,年度考核优先评定为“优秀”等次,优先推荐表彰和奖励;符合条件的,可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职称;特别优秀的,可按规定破格提拔。对过去受到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干部,在防控中积极担当作为、工作表现突出,影响期满且符合条件的,大胆推荐提拔使用。日前,有一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被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其中提拔正科职2人、副科职3人,晋升职级9人。三是及时处理调整一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对在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行动迟缓、执行不力的干部,可按规定程序予以免职、调离岗位等处理;对不服从疫情防控安排,或者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规定停职撤职。对在防控中表现较差或反响不好的干部,不得晋升职级职称、不予聘用到相应的职称岗位,情节严重的可降低职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