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千里马’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让‘千里马’跑出加速度。”丹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舟介绍,2021年丹阳市全面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市202名村(社区)书记中,新任书记63人。为了让这些“新手”尽快进入角色,丹阳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全力提升村(社区)干部规范化管理水平,写好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后半篇文章”。
搞好“传帮带”,经济活起来
“对口帮扶的丹阳市住建局提供了一个370平方米的门店,我们准备建一个延陵农副产品直销馆,把茅山老区的优质农副产品销售给市民,一来为农民增加收入,二来方便市民选购……”牛年腊月二十二,延陵镇柳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邢学平忙着去银行开户。
2021年是邢学平工作20多年来最繁忙的一段时光。柳茹村2020年才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因此邢学平一上任就感到责任重大。他先后5次到市里参加培训,市里也组织专家教授进村“传帮带”,这让他提升了底气、增长了才干。
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2021年,柳茹村中草药基地的种植规模扩大至3000亩,开票金额增长了50%以上,支付给农民的工资达到450万元。进入虎年,邢学平信心满满。
提振精气神,治理强起来
社区治理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在疫情防控期间任务尤其繁重。作为丹阳市高新区面积最大的社区,凤美新村社区辖区范围达4平方公里,有3100多户6000多人,而社区工作人员只有6名。6个人如何服务好6000多人?凤美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玉华的做法是提振社区工作者的精气神,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让基层治理思路清、举措实、有成效。
尹木云、袁建平两名老兵通过公益选岗来到社区工作后,发扬退役不褪色的精神,加入“老班长志愿服务队”,积极服务辖区居民。在疫情防控期间,两位“老班长”始终坚守一线,脏活累活抢着干,白天晚上轮流执勤,成为凤美新村社区无物业小区的“守门人”。
在赵玉华的牵头下,“老班长”“我帮你”等7支志愿者服务队纷纷行动起来,努力锤炼服务居民的本领,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居民们的生活习惯,使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社区日益浓厚。
当好“领头雁”,乡村美起来
“我是河南村人,从小在村里长大,既然组织上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改变村里的面貌。”今年42岁的缪义程是一位年收入近百万的民营企业老板,2020年,吕城镇党委找到他,请他回乡担任河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年收入只有7万元左右。为了回报家乡父老,缪义程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企业,自己则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河南村的建设和治理工作中。
十字沟自然村有一口3亩多的臭水塘,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垃圾满池,村民怨声载道。为了平息民怨,缪义程一上任就把臭水塘作为重点整治目标,清淤泥、砌石驳、种绿植、铺草坪……经过一番治理,一片水清、岸美、景佳的水域引来了村民纷纷点赞。
随后,缪义程又将目光锁定在道路建设上:虎落里自然村的村口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蒙园小区东侧的土路泥泞不堪。为此,缪义程四处筹资,很快实现了道路的硬化美化。随着道路变得平坦,村民们心中的不满也消失了。
“2022年,我准备盘活村里闲置资产,这样一来,每年光租金收入就可以增加20万元……”缪义程让家乡美起来的梦想,正在规划中一步步地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