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刚建好的健身广场,我每天吃完晚饭就过来下下棋、聊聊天”“晒一晒我们小区新建的充电桩,再也不用从楼上拉飞线给电瓶车充电了。”近日,金湖县输油泵厂家属小区的微信朋友圈格外热闹,居民群众纷纷拍下小区的新变化,与街坊邻居分享喜悦。
2021年以来,金湖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以群众的“急难愁盼”制定党员干部“工作菜单”,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近日,金北街道金港花苑的“共享菜园”成了金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晓凤的一桩心事。她在走访中了解到,原本规划用自来水浇灌菜园的方式让很多居民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因为水表安装及日常水费开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能把好事做黄呀!”带着这样的想法,王晓凤和社区干部深入田间琢磨破解方法,最终决定从菜园北侧的庄台渠引水浇灌。
村“两委”换届后,金湖县开展村干部“三认”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全县1011名村“两委”成员走进群众家中,认人知民情、认事解民忧、认亲暖民心,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在“领跑员”村书记带领下,全县村干部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对农户逐一走访,搜集家庭成员、经济现状、就业情况、邻里关系等信息13万余条;走访产业项目、落户企业、宗教场所、农业生产设施等2万余次,全面掌握基本概况、组织设置、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等情况,做到村情民意“一口清”。
走访中,党员干部重点关注生活困难、孤寡独居、留守儿童、矛盾纠纷突出、致富带富能人等10类人群,主动与他们结对认亲,发放民情联系卡2万余张,常态化开展回访1万余次,“一户一策”制定暖心帮扶举措640余条,帮助400余户困难党员群众渡过难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3200余件。
“链”式工作法,同心建新功
“叮咚!您有新的淘宝订单,请注意查收”“苏宁农产品展销中心的500瓶已经卖完了,通知我们赶紧补货。”近日,金湖君林食品厂的孙林政格外忙碌。换厂房、拿执照、搞直播……短短几个月,该厂的蒜蓉辣酱就从微信朋友圈卖到了大型商超和各大电商平台。
“多亏了市监部门提供的专业指导,我们成功参加了省‘名特优’小作坊示范点的评审。随后,审批部门很快帮我们办理好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小作坊登记证等一系列证件,商务部门帮忙联系本土抖音网红直播带货。如今,一天销售量达到2000瓶。”孙林政虽然忙碌,但心情愉悦。
金湖县开展“同心‘链’动建新功”行动,推进“链”式工作法,在机关党组织中率先建立重特大项目攻坚链、乡村振兴推进链、文明城市创建链、营商助企服务链、民生事业保障链、平安金湖建设链6个工作链党建联盟,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按照“管理归口、工作协同、地域相邻、融合发展”原则,做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实现机关党务、业务、服务的深度融合。
同时,金湖县组织“党员动起来,群众笑起来”为民服务专项行动,精准制定5大类30件实事项目,涉及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民生实事、政务服务等方面工作,推动机关党员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打造101%金服务品牌,即在做好100%满意服务基础之上,着力在1%意想不到的真诚服务上创新、拓展和延伸。纵深推进“一件事”改革,打造“建成即投产”极简审批模式,使政务服务改革全面进入“一门一窗一天一次办”时代,大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实事书记领,实效群众评
“今年吕良镇的书记项目是‘提升职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湖畔旺屯中心村新建投资7亿元的家惠牧业养殖项目,共养殖6000头奶牛,吸纳就业600多人,人均年增收5.6万元;花园村184户自来水机械表全部更换成智能水表;孙集村幸福港路灯维修更换已全部完工……”伴随着吕良镇党委书记李军的热情介绍,该镇2021年实事项目实施的背景、成果与成效一一向村民组成的“百姓评审团”汇报呈现,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金湖县制定了县委书记、党(工)委书记、党(总)支部书记牵头领办的“三级书记实事清单”199条,形成“层层有清单、层层有侧重”的联动工作机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实事项目办得好不好,要让群众当主角、让百姓来评判;党员干部干了多少事、干得怎么样,老百姓心里有一本“明白账”。经过“百姓评审团”现场打分、投票、唱票,把发言权交给老百姓,既接地气又聚人气,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了“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