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南通海门:“攻坚有我”唱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来源: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组织部作者:费 婕 2022-04-14 10:34

海门01.png

“小区增加了停车位,再也不用每天抢车位了。”南通市海门区海兴新村的居民吴伯伯高兴地说。随着该小区新增停车位划设的完工,2021年海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整体竣工,共增设非机动车位816个、机动车位2917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惠及居民9006户。

2021年以来,海门区委贯彻落实省市委要求,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截至目前,累计解决群众操心事、麻烦事、急难事1.8万余件,2393个行动项目实现完结,位列南通市第一。

 红色引擎强劲发力

“我腿脚不便,每次村里党员活动都要村干部来接,实在麻烦他们。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组织活动,真的很方便。”四甲镇老党员张永生开心地说。依托“宅上党小组”,海门区将小院课堂搬进党员家中,用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周习月讲”,及时宣传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让“红色种子”遍地开花。

2021年,海门区把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部署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各级党组织创新学习形式,线下依托“三级书记上党课”“小巷党课”“红色小喇叭”等家门口学习教育阵地开展学习,组织百名“星火讲师团”“青年宣讲团”成员送课进支部,提高了党员学习积极性;线上在“东洲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学笃行”专栏,交流心得体会,巩固学习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群众立场更加坚定了,各项工作更加主动自觉了。

 “急难愁盼”用心来办

“民生关键小事,件件都是头等大事。2021年,我区集聚各层级、全领域先锋力量为民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初心。”海门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领导“带头办”。区领导牵头推进50件民生实事,区镇部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认领不少于一项实事项目,258名党员领导带头参加“攻坚有我”行动,并担任攻坚支部(党小组)书记(组长)。

党员“务实办”。9200余名机关事业和国企党员全员到村(社区)报到;农村党员编组2500个“宅上党小组”,参与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政策宣讲等工作;社区党员组建老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空巢老人服务等172个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值班、结对困难党员等志愿活动;“两新”组织党员组建“红色班组”,冲在提产技改第一线。

群团“跟着办”。2000余名群团干部主动领办“开门第一件事”,20个青年党员攻坚党支部覆盖11个区镇、9个重点领域,2356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在攻坚主战场淬火锻炼。

海门区广大党员干部运用党群连心卡、民情夜访、党群议事会等载体,找准企业运营中的堵点、痛点,摸清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领办“微心愿”3800余个。海门区卫健系统各基层党组织为14.6万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服务,首次将60至8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2万余名老人接种疫苗,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5%,全方位保障了老年群体颐养安居。

 发展难题重点攻坚

2021年,海门区各级党组织聚焦中心大局,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中攻坚突破,建立大项目行动支部、兴农攻坚支部、防疫突击队432个,领办攻坚项目1500余个。

目前,1800余名机关、企业党员投身项目招引、审批、建设、投产等攻坚任务,2021年签约超亿元项目116个,新开工项目21个,竣工项目13个,转化达产项目17个。“三师进千企”“红色服务直通车”常态化入企服务,农村党员带头发挥互助精神,携手群众共同建设宜居家园,机关党员、“两新”组织党员联村共建产业项目181个,2021年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100万+”全覆盖。

面对防疫防汛防台的多重考验,海门区1.3万名党员闻“汛”而动、逆风出击,排查企业、建筑工地等安全隐患650余处,走访、安置群众3.2万人次。海门区交通局由党员领班,出动3200人次,累计检查车辆63.7万辆、人员12.5万人、外轮靠泊船舶50艘,排查出重点地区、涉外、港澳台来海人员近7万人,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一道交通防线。

 建章立制落地见效

海门区将“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作为常抓常新的事业,通过建章立制确保行动效果长效化。

按照“边走访、边公示、边推进”的方式,主动梳理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批次形成基层党委行动清单82份,党员干部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1437份,实现责任到人、销号办理。

按照“立刻办” “限期办” “分期分批办”分类解决,对难啃的“硬骨头”形成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通过“周报制”项目化推进;对需联动配合的,建立区领导领衔、职能部门牵头、相关责任单位协同配合的攻坚队伍,联动破难。2021年,海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53%,创历史新高。

建立“谋划—部署—推进—跟踪—反馈—达效”全链条工作闭环,通过公示栏、民生小事小黑板等平台公示办理情况,组织回访群众满意度;运用“政风行风在线”倾听群众心声,为民服务满意度超过95%, 海门区被提名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