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清风扬帆 > 清风扬帆

正确认识和把握“小数据小切口小制度”在监督中的运用

来源:徐州市纪委监委作者:章健 2022-03-18 18:09

省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指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好“分内小事”,用心用情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怎么理解和如何做好“分内小事”,笔者认为,就是把“小数据形成大决策、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制度养成大规矩”理念贯穿“四项监督”之中,并形成“以小带大,以小见大,以小促大”成果效应。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具体认识和体会。

小数据形成大决策——“不以数小而不为”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以数据为支撑,精准发现权力腐败的突出问题,找准权力滥用的风险点。

开采“暗数据”。《大数据时代》书中讲到:数据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监督以数据为支撑,就是要求我们准确发现有价值的数据并挖掘这些数据隐藏的价值。实践中,就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体量大、类型多、速率高、效度准等特点梳理信息流,明确问题指向。同时,采用局部的精准信息(中小数据)来识别问题,梳理关联关系,回溯和分析问题根源及影响因素,以两者有机结合提高监督的效率和科学性。实际上,小数据更注重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更重视个体的行为分析结果。也正因为这些特点,“四项监督”中,尤其是案件中数据背后趋向性、潜在性的问题,更能够准确挖掘出社会治理中深层的痛点。

重视“雾计算”。数据时代,凡是问题都有异样或异常数据的表现,都以具体案例存在。因此,监督力量要充分并善于运用第一时间掌握的数据、第一手案例资源,主动发挥“雾计算”作用,及时选取有价值的数据,重要的是对数据隐含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主导或扎口部门要充分发挥“云计算”核心枢纽作用,及时调度和掌握全系统数据资源,根据“雾计算”统筹汇总,最后形成有价值的研判报告。但无论是“云”还是“雾”,都要避免“霾”。“霾计算”表现为:有的数据没价值、有的数据不全面、有的数据不准确、有的缺少分析、有的分析不透彻等等,影响调研质量。

坚持“调研开路”。在“四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并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究工作,最终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被领导重视或批示,是促成“小数据形成大决策”必需前提。调研报告是服务领导决策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否则“小数据”再有价值,也只是个“数字”而已。这里需要树立一个全新理念,即调研是产品,是需要被客户认可,我们调研服务的客户就是各级领导。这类调研产品竞争是时间上的竞争而不是空间上的竞争,不是你调研量有多少,而是要争取领导在有限时间里,为读你的报告支付时间。信息社会,每天领导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大凡被领导“看中”的调研报告,多是从“小数据”着手,选准“小口子”切入并正当其时的报告。

如转隶前,我们通过办案发现,基层粮食收购环节监管存在漏洞,通过对1起案件中涉及侵吞中央储备粮直属粮库委托粮管所“托市”收购粮食资金等数据及关联数据入手,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最后形成的调研报告被中办以专报上报,被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再如,我们通过查办的“侵占孤儿救助金”1起案件中相关联数据入手开展调研,形成的报告被中央政治局领导批示。两份报告都是“小数据形成大决策”成功例证。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窥一斑要知全豹”

善于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一方面,从抓具体事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治理,以量变推动质变;另一方面,从小问题中总结规律,“解剖麻雀”,举一反三,以局部推动整体。

 认识“小切口”。“四项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问题解决,其前提是找到找准“小切口”。那么,怎么找,就是要善于以矛盾特殊性原理从某一典型问题或某类共性问题中,找到最能揭示问题本质和风险趋向的“点”靶向定位、直接切入。这样就能起到“滴水藏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小中见大”才能“以小带大”,最终推动解决大问题。实际把握时,要注意避免把矛盾的个性当成共性、把矛盾特殊性当成普遍性,认识问题陷入盲人摸象,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误区。

关注“两类案”。监督中,尤其要重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所办的案件,因为这些案件往往发生在群众身边,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找到找准“小切口”要重点关注“两类案”。一是带有“黑天鹅”性质的特殊个案,主要聚焦触及民生“热点”或触发社会“痛点”的案件。二是带有“灰犀牛”性质的典型类案,主要聚焦社会治理中出现的“堵点”“难点”“盲点”而引发的“新类型”案件。因此,监督时要善于从所办案件中,及时准确找到问题的“切口”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端倪中看到趋势,从青萍中发现风向,从表象中看出本质,从分析中找到症结。起到的是举一反三“先手”预警,为各级领导在社会治理中“高招”应对和化解相应风险提供决策参考,这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最有效途径。

要有“胜者思维”。精准发现有价值、有份量的问题,重要的是能力,首要的是思维,什么思维?胜者思维!金一南教授在一次讲课讲到一个例子:未来战场是什么样态势?我们南方珠海有家企业是做无人艇的,做玩具的,越做越大。普京访华并到访企业,企业把无人艇作为礼物送给普京,普京接过就问了一句:能挂载几枚导弹?……珠海企业家说: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就是胜者思维!胜者思维有两个要素: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前瞻性。实际监督工作中,需要有胜者思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认清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从中找到找准问题“小切口”,并以此推动解决“大问题”。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体现的就是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前瞻性,就是胜者思维。

如,2021年,在江苏省开展的落实“六保”任务专项巡察期间,我所在的四组,查阅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资料时发现,部分被征地农民未实现应保尽保、刚性进保。在深入走访农户进行核实调查后,巡察组督促该区社会事业局立行立改,推动了2059名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该问题写入巡察报告上报后,引起省委巡视机构和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经过全面摸排调查发现,全省符合保障条件的被征地农民有近7万人尚未纳入社保,涉及7个设区市。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强力督促,年内全省所有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作了专题报道。这正是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成功范例。

小制度养成大规矩——“不可在小处随便”

加强接地气、易执行、效果好的“小特精”制度建设,让干部有章可循、心中有数,扎牢“不能腐”的笼子,进而化风成俗,养成“不想腐”的自觉。

防止“三大空”。从严治党方面的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构建明责、定责、督责、追责的完整监督链条,致力让严的味道随时从空气里能“闻到”,让铁的纪律随时从耳边能“听到”,让违纪违法者受处理随时能“看到”,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四项监督”反映出的问题看,既有“执行层面不严格,制度‘空挂’问题”,也有“建立层面不实用,制度‘空转’问题”,还有“建设层面不配套,制度‘空白’问题”。具体体现:套用上级制度多,真正结合实际管用的少;制度追求大而全,紧盯风险点防控的制度少;有的制度束之高阁,遇到违纪人和事时刚性执行的少;有的忽略制度前置效应,以制度推进养成规矩意识的少等等。

引导“守规矩”。有一则故事,近代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见有人方便时不检点,便写了“不可随处小便”的字幅,叫人贴在显眼处以警示。不料很快被人揭走,经过栽裱成为“小处不可随便”的警世格言,登入大雅之堂,一时传为佳话。“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告诫党员干部要警惕平流之险,备周之怠,忽微之患,要慎始慎微,防微杜渐。制度建设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既推动相关党组织和部门善于运用制度,着力解决具体人和具体事的问题,用制度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也要教育党员干部不可忽视小处的修养和规矩,进而化风成俗,进一步养成按章办事的意识。

建议“曲突徙薪”。“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启示监督者多一些“曲突徙薪”的建议,就会少一些“焦头烂额”事情发生。监督工作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紧扣暴露出的漏洞和问题,善提“曲突徙薪”建议。建议要突出针对性、强调操作性、体现实用性。尤其要加强接地气、易执行、效果好的“小特精”制度建设,力戒“放空炮”重视“马后炮”,进一步织密制度笼子,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具体做到“补牢更牢”,针对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管用的制度;做到“拿来可用”,制度要符合逻辑、紧贴实际、便于实施。

如,市拾屯粮管所储备油被私自出售,造成特别重大储存事故,涉事法定代表人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我所在的派驻组,重点跟进督促驻在单位及时填补制度漏洞,推动市发改委建立并完善“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市应急成品粮油管理暂行办法”“市级储备粮轮换办法”“市级储备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办法”“市级储备油异地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补牢制度笼子。同时,督导排查廉政风险点78条,制订防控措施121条;联合开展涉粮工作人员廉政教育活动,警醒并引导工作人员养成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务实勤政从业习惯。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