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组织部关于基层干部专业化体系建设要求,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无锡市制定“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赋能提升”行动计划。
多渠道选优配强
“两新”党组织书记一般从“两新”组织内部选举产生,主要出资人(负责人)是党员的,一般应担任党组织书记;主要出资人(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应注重从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人选,也可以从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党务工作者和复转军人中推荐人选,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工作人才,再通过党内选举程序任职。重视选派优秀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提倡不是“两新”组织出资人(负责人)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加强后备队伍建设,注意发现优秀党员作为“两新”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培养,建立后备人才库,后备人才数量动态保持在“两新”党组织总数的10%左右。
联动式教育培训
把“两新”党组织书记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市县联动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覆盖集中轮训。市级每年至少举办1期示范培训班,推荐优秀“两新”党组织书记参加市管干部培训;市(县)区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对新任党组织书记要进行任职培训,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务知识、群众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提高做好群众工作本领和服务企业发展能力。搭建交流平台,设立“两新”书记“季季讲”党建工作论坛,定期邀请优秀“两新”党组织书记、党建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促进共同提高。
全方位支持支撑
加强对“两新”组织出资人(负责人)的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更好地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支持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建立“四应当”工作机制,即出资人(负责人)的评先评优、政治安排应当事先征求“两新”党组织意见,政府的优惠政策、助企举措等信息应当让党组织知晓,“两新”组织重要对外交流活动应当邀请党组织书记参加,“两新”组织管理层有关重要会议应当邀请党组织书记列席。强化党建阵地支撑,到2023年底,在“两新”组织集聚区新建开放性、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20个,推动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与“两新”党组织活动场所共用、资源设施共享,为党组织书记更好开展党建工作创设有利条件。
精细化关爱保障
健全关心关爱服务体系,建立上级党组织“四必访”制度,即“两新”党组织书记获奖表彰必访、岗位变动必访、患病住院必访、家庭变故必访。定期组织特级、高级以及获评市级以上“两优一先”的“两新”党组织书记疗休养。用好用活“红豆关爱老党员”等各类基金,适当向优秀或困难“两新”党组织书记倾斜。每年向“两新”党组织书记赠阅党建读物,党组织书记因坚持原则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帮助和支持。
广角度选树典型
加大选树“新星”力度,市县联动选树一批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互联网、快递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优秀党组织书记,推动形成“两新”领域“星光”矩阵。用好信息化多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两新”党建典型经验和“两新”党组织书记先进人物,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两新”党组织书记抓实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