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村民陈为民和外地民宿开发商石磊因为租赁宅基地发生矛盾,便一起来到村部讨说法。
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是全国人大代表,在村里很有威信。不管是邻里关系的小矛盾,还是和外地游客的消费纠纷,他总是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这一次,面对各执一词的当事人,他也有些犯难。
从去年开始,白塔村协同西渚镇司法所等部门,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将法治理念贯彻到村民议事会等平台中,不断推动村事民议、村事民商与援法议事深度融合。去年,白塔村被省委依法治省办评为“全省首批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
欧阳华请来当事双方和村里的法律顾问,到老陈家里聊了起来。了解双方的担忧和疑虑后,村法律顾问介绍了民法典的有关条款,明确宅基地租赁期最长可达20年。经过几次磋商,各方一致同意,签订租赁协议20年,租金每5年一增长。如此一来,既兼顾了双方诉求,又合法合理,矛盾很快解决。
如何保障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更民主更透明,白塔村也在持续探索。在去年启动的农房改造项目中,白塔村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5位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在司法所和法律顾问的帮助下,村民代表查阅法律法规、参与讨论商议,想出了一些好办法。
新的一年,白塔村有新的规划。去年,由宜兴市司法局、西渚镇人民政府和白塔村联合打造的300米“白塔法治文化长廊”已经建成。今年,村里计划将长廊拓展为法治文化公园,增设“群众身边法律事”单元,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与此同时,针对法律顾问人数有限、乡村法律人才紧缺的短板,欧阳华正在发起“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邀请市镇两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以及法律专家定期来村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培训讲座,培养村两委班子、老党员老干部、退役军人、老教师等人群成为“乡村法律明白人”,进一步助力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责任编辑:许彤玮、潘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