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宽视野选任,建强骨干力量。综合考虑专职、专业、专长等因素,重点选拔党性强、业务精、热情高的党员干部进入指导员队伍。拓宽选人范围,将视野放大到退休党员干部及优秀“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从更大数量中选更优质量。六年来,累计选聘606名市级指导员,派驻到开发园区、商圈市场、新就业形态等领域开展工作。规范聘任方式,采取个人自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方式,经县级组织、工会等部门考察后,报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审批,统一颁发聘书。强化人岗适配,根据指导员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合理划分到熟悉的行业领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以更实举措培育,提升业务能力。聚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加强指导员素质能力培训。岗前培训。每年举办岗前培训班,开设“两新”领域党建、工会实务等课程,提升履职能力。示范轮训。将指导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示范培训班,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以干代训。将“两新”党工建最新工作要求纳入指导内容,先后参与指导“两在两同”建新功、三创争两提升、扩面提质增效、抓党建聚人才助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受到“两新”组织普遍欢迎。
以更严制度管理,规范指导行为。将指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党建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日常调度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规章制度,从严从实抓好管理。加强纪实管理。编印《指导员工作实录手册》,实时记录指导员工作情况,由派驻单位评价工作成效,市县组织部门、工会部门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注重日常调度。将“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党工活动开展、重点任务推进情况作为每月调度内容,督促工作常态长效推进。强化结果运用。聘期结束后,对指导员进行年度综合考评,按照30%比例确定优秀等次,对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出队伍。
以更优服务保障,激发工作动能。落实工作保障。安排专人对接联系指导员,定期开展政策指导,解决其办公条件,落实工作经费专项列支。强化政治激励。将指导员队伍纳入全市“两新”组织“百佳党务红领”评选范围,2021年6月底评选表彰的100名“党务红领”中有24名指导员入选。提升品牌效应。打造“程大宁党工建工作室”、“八号门”党工建教育基地等工作品牌。2021年,市级指导员联系的“两新”组织中,4名同志、2个组织受到中央和省委“两优一先”表彰,52名同志被推选为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