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对创新传统党建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新要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区域化、整合型、引领者”为思路,充分整合党建资源,积极打造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红色引擎,不断聚力补“短板”、固“底板”、加“长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整合全区党建资源,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径,推动实现党组织覆盖从“有形态”到“有质态”、党组织书记从“应付干”到“领着干”、党员管理从“有活动”到“有活力”、党组织功能发挥从“两张皮”到“一盘棋”,交出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硬核答卷。
扩面提质,建强组织体系
昆山经开区“两新”组织党委下设党组织647个,其中党委4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614个,共有党员5889人。以实体化运作的区域党建工作站为抓手,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划条分块,包产到区域”,整体推进常态化、制度化建设。
创新网格化管理体系。实体化运作长江和光电产业园等7个区域党建工作站,划分网格责任田。整合非公企业和安全环境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党建网格和安全生产网格“双网联动”,督促非公企业自觉履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主体责任。
推动党工一体化建设。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一肩挑”制度,实现党建和工会建设互融互通、互促互进。围绕宣传教育联动、人员机构联动、信息管理联动和检查落实联动“四个联动”,实现网格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管理。
加强日常监管考核。制定《“两新”组织党工干部履职津贴积分制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非公企业党工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专项检查,通过台账检查和平台检查相结合方式,对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开展组织生活。
健全党群服务体系。围绕“两新”组织党委、区域党建工作站和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之间“三级组织、两级考核”的工作体系,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建效应”,丰富“党建路径”,扩大“党建版图”。目前,全区非公企业领域党群服务阵地有1个中心、2个站和33个点。
政治领航,加强思想引领
昆山经开区注重非公领域思想引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干部职工积极进取、真抓实干,形成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夯实思想理论基础。昆山经开区号召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开展“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专题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光影印初心·百年新征程——2021我的电影党课”活动。发动非公企业党工组织创新开展“空中课堂”、“五点半”党课和“工间一刻钟”等活动,累计推进100余场党史学习教育进车间到一线。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自主创作《王书记讲党课》系列微动画和《陈书记讲党课》微视频,自主编印《伟大的光辉历程》微党课系列十二讲,帮助党员学习、熟悉、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放大品牌效应。实施《党建品牌三年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富有成效的特色党建品牌。发挥既有品牌的溢出效应,通过“陈惠芬党建工作室”,加强“两新”组织党建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将典型的个体优势扩展为群体优势。
先锋示范,层层传导责任
昆山经开区重点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首的党务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规范性,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讲政治、感党恩、扬正气。
完善培养机制。对“两新”组织党务干部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社会化招聘、市场化选派、专业化培训和制度化激励。整合全区党委党务专员、区域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志愿者等资源,成立“先锋智库·红色讲师团”,常态化开展发展党员、平台管理、组织关系接转等专题党务实操培训,切实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
落实保障体系。出台《“两新”党组织活动经费项目化管理办法》等,推动专项资金切实用于支持“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开展。实施党务干部岗位资格认证制度,与“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岗位贡献津贴和退休荣誉补贴等挂钩,树立“有为才有位”鲜明导向。2019年以来,发展“两新”组织党员265名,占全区发展党员数的56.38%。
塑造先锋矩阵。落实上级“一区镇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要求,遴选培育优秀典型,涌现出以沪士集团党委书记陈惠芬、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赵敏迪为代表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以段俊为代表的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融和工作法”“五显五亮”“红雁舞清陶”等汇成“两新”组织领域特色党建品牌矩阵。其中,“融合工作法”入选全省基层党建“九大工作法”,陈惠芬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党建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昆山经开区把党建引领作为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红色引擎,通过实施“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科技创新”书记项目,让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构建阵地集群。以夏驾河科创走廊为主轴,构建党建引领科创主题公园,串联光电产业园、龙腾光电、国力电子、科森科技和清陶能源科创领域党群服务点,面向全区科创服务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拓展科创领域党组织服务功能。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施项目审批“一轴两端三保障”和“容缺审批”机制,对重点企业和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安排党员专员对项目进行阶段性跟踪记录,确保重大项目稳妥推进。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成功举办“2021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专题讲座,惠及52家企业。
放大人才集聚效应。实施“优秀党员和科创骨干双培工程”,优先将28名理想信念坚定的高知分子和技术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优秀党员培养成科创骨干。成立“高企倍增”“人才促产”行动支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对接金融资源。联合昆山农商行党委签订《“党建+金融+X”共建协议》,推动党建资源联用共享。开展“党建惠企”活动,组建联合行动支部和党员先锋队,提升党员骨干对企业的走访和服务力度,助力“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