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新局,句容市村(社区)党组织坚持实干为先,以“一刻不耽误”的状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奋力跑好“开春第一棒”,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解决充电“小问题”,保障安全“大问题”
“小区里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停车棚内新添置了充电桩和灭火器,楼宇间的‘高空飞线’也已消失不见......”这是位于哈佛星城小区整改后的新面貌。
崇明街道东门社区党委开年后,组织班子成员到小区走访调研,发现由于电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不足,存在随意停放,甚至在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内拖线充电的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五方联席会议,邀请物管办、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参加,经商议后,采购安装了一批具备自动断电、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功能的便民充电桩,尤其针对中老年居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挑选了可供在线支付和刷卡支付两种支付方式的充电桩,为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与安全,提升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办好群众关心事,解决身边操心事,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东门社区党委书记查月娥说道。
民俗表演“送祝福”,浓浓年味“暖人心”
“这几年已经很少看见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了,走出家门口就能听到锣鼓喧嚣、鞭炮齐鸣,看到我们村特有的花岸龙灯舞起来,这才是过年的气氛。”黄梅街道后莘村村民陶昌云笑着说道。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岁末年初舞龙的习俗,后莘村党总支积极谋划,成立花岸龙灯会筹备工作小组,研究制定“舞龙灯送祝福”活动方案。随着祥龙起舞,整个村子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氛围里,两条长11米的青黄龙灯在舞龙手的操控下完成抢四角、水波浪、拜四方等14套动作,过程中还伴有八仙、十二生肖、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人物化装造型表演,为现场观众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给村民们送去了新年的欢笑与祝福。
近年来,后莘村党总支不断推广“花岸龙灯”民俗文化,注重培养“舞”龙人,让花岸龙灯规模由小到大,由简到繁,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俗表演体系,2019年“花岸龙灯”获批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益辅导“解难题”,暖心服务“有实招”
“快开学了,孩子放学回家后没人能辅导作业,村里的校外辅导站还开吗?想请老师们来帮忙辅导一下孩子。”后白镇槐道村村民张进花到村委会咨询。
针对村里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学习无人辅导的难题,槐道村党总支积极与镇关工委、团委、妇联、二圣中心小学等部门对接,共邀请20名教师、10名志愿者轮流参加课后志愿辅导活动,除了功课辅导外,还开设绘画、阅读、节日主题等各类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后生活。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村里新采购了14张学生桌椅,购买了一批新的图书,配备了空调、电视、黑板等教学设备,全心全力为他们的成长成材“保驾护航”。
“把孩子送到村里的辅导站我们放心。”提起村里开办的校外公益辅导站,不少家长都竖起大拇指,赞叹“辅导站地方虽小,却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家长们开心轻松的笑容,我们所有村干部都觉得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槐道村党总支书记柴长青说道。
全市各级党组织以跑好“开春第一棒”为抓手,从群众关心的身边事着手,一件一件办,办一件成一件,以实际行动展现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早干实干、锐意进取的奋斗状态。截止目前,全市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已完成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7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