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南通市通州区:“才”聚乡村 “智”绘振兴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组织部作者:高新荣 2022-02-17 15:26

南通市通州区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每年定向选调乡村振兴急需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历练、攻坚克难等机会,着力培养一支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日,南通市通州区新选调的36名优秀青年人才集中分配,21名优秀青年人才奔赴乡村振兴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自2018年起,通州区每年面向全国一流高校(专业)优秀硕博毕业生选调优秀青年人才,拓宽乡村振兴人才源头储备。4年来,共引进优秀青年人才115名,其中,65名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为新时代农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1645082860324837.jpg

才尽其用,为乡村振兴赋能

通州区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每年定向选调生态环保、园林园艺、工程管理、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乡村振兴发展急需人才,将基层一线作为优秀青年人才锻炼成长的主战场,把合适的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岗位上。目前,32人任职蹲点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5人挂职村(社区)第一书记,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乡村一线释放专业能量。

2020年12月,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通州区拉开帷幕,通州区住建局将东社镇东平村作为试点村,本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工作理念,安排园艺专业的“优青”周一鹏作为驻村工作组联络员,负责统筹区镇村三级联动,处理现场事务。

到村后,周一鹏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各项目点位实地查看,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寒冬时节,绿化工程需要格外关注,他反复叮嘱施工方,在栽植苗木时,先用薄膜缠绕枝干用于保温,再用生石灰按照一定比例兑水给树干涂白,防止来年开春后病虫侵害。一系列保温、防虫措施,保证了苗木种植的成活率。

“基层工作虽然繁杂,但这些工作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更加深了我对基层的情感。”经过5个月驻村奋战的周一鹏感触颇多。如今,东平村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村内道路四通八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集居区的小别墅整齐划一,135亩现代化联栋钢架大棚鳞次栉比,5公里彩色健身步道环绕四周。2021年5月,东平村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第六批次特色田园乡村”,真正实现了“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建设目标。

1645082867124434.jpg

脚力向下,为乡村振兴寻道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州区以“微调研”为抓手,推动优秀青年人才从案头走进村头,接地气、通下情,直面工作难题、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学会讲“土话”、沾“土味”、懂“土法”,及时掌握农村第一手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8年,十年一次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普查在通州区正式启动。同年6月毕业于河海大学的“优青”赖小波,成为兴东街道环保战线上的一名攻坚新兵。

工作初期,庞大的企业普查基数、复杂的生态概念、繁琐的环保数据分析让他倍感压力。为了摸清街道环境污染现状,他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的实际状况,先后走访企业240余次。在调研基础上,他根据污染普查的新特点、新要求,结合自身环保生态知识积累,依据行业类别和环保网格设置,形成调研报告,提出“细化网格设置、明确专门联系人、建立污普行业分类调查清单”等工作举措,专题开展业务培训21场次,有力推进了环境污染普查工作。

辛苦岁月终不负。当年,兴东街道不仅率先高质量完成污染普查任务,还在区镇两级的年度点评会上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被南通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1645082873251911.jpg

勤思善悟,为乡村振兴献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工作方法的积累,要靠经常盘点工作过往,汇集工作感悟,沉淀阅历精华。通州区在优秀青年人才中推行“民情日记”制度,以“记”为手段、“思”为目的,使“优青”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本领。

2020年是江苏省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年。“优青”张猛作为川姜镇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联络员,通过分析日常工作记录的数据,发现检查出的问题具有共性。于是,他从人员管理、基坑开挖、材料运输、机械操作、脚手架搭设、用电规范、扬尘管控、安全台账等方面总结出《川姜镇建筑施工领域安全文明施工100条注意事项》,成为该镇建筑业从事人员的必备手册。

2020年6月的一天晚上,张猛突然收到南通市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讯息。“天气多变,大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按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提前防范。”张猛不敢大意,拿着手机逐个通知各工地项目部。当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但各工地早已防护加固到位,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建议对安置房的外立面配色和围墙造型进行优化设计,改变人们对安置房的固有认识。”“我建议保留这个地块上的河道,确保上游排水通畅。”工作三年多来,善于总结思考的张猛,多次为镇村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出优秀青年人才的智慧力量。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目前,通州区已有8名基层优秀青年人才进入中层管理岗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通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不断完善‘优青+乡村振兴’培养模式,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基层磨砺成长,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理想之花。”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