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徐州:党支部“联系点”撬动大民生

来源:徐州市委组织部作者:尚传经 王世骏 2022-02-15 15:05

徐州市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全市党员干部深入了解民情、解决“急难愁盼”,推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走深走实。

    “自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建立以来,包挂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进村,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推动了更多资源下沉一线。”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党支部书记尹庆华说。

1644908868971111.jpg

安装太阳能路灯、疏浚灌排河沟、建筑垃圾场改造为景观小游园……徐州市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抓点带面强支部、提质增效筑堡垒”,印发《关于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回应群众呼声、解决“急难愁盼”,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主要少数”发挥“关键作用”,联系点成常驻点

徐州市按照“各层级联系点一般不重复、不交叉”的要求,结合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评价定级,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工作相对薄弱、问题相对集中,特别是软弱涣散和分类定级为“后进”的党支部中有序建立联系点。联系点确定后,由各党(工)委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及时动态调整。目前,徐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和1026名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全部建立联系点,涵盖机关、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新一届徐州市委常委班子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第一时间赴各自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王剑锋代市长主动到包挂联系点沛县汉居雅苑社区党委,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解决社区路灯配置、教育教学等问题,不仅‘拨亮一盏灯’,更带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深入开展,可谓‘照亮一大片’。”许多党员干部说道。

在市领导示范带动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层层跟进,推动支部联系点工作落地落实,弘扬“五种风气”、争当“七个先锋”现已成为徐州全市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政治自觉,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644908893368239.jpg

 “点上出彩”汇成“面上风景”,联系点成示范点

“自从这里有了微波炉,我们每天再也不用吃冷饭了,社区还特意配备了医药包,真的太贴心了。”在汉风街道昆仑社区“先锋驿站”,前来调研的云龙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听到了环卫工人的心声。

为推动联系点工作走深走实,徐州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每年与联系点党组织书记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指导联系点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并帮助解决一至两个具体问题。

徐州市各系统行业主管单位因地制宜、积极响应,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徐州市委“两新”工委赴恒久集团、方正会计师事务所联系点开展专题调研,帮助解决企业在招才引智、党组织阵地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徐州市教育局党委建立学校联系点包挂制度,综合研判校园疫情防控、“双减”等重点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贾汪区聚焦集体经营性收入相对偏弱的村建立党支部联系点,做到“精准联”“精准帮”;泉山区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常态深入社区、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支部联系点,累计为党员讲授专题党课776场……徐州市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党员群众,推动联系点工作真挂实联,“联”出了实效。

 “问题导向”解决“急难愁盼”,联系点成连心点

“围挡后面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时常垃圾满地、杂草丛生。拆除后建成小游园,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我要为市委、市政府点个大大的‘赞’。”邳州市民王大爷说。

走进群众的门,更要走进群众的心。徐州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边联边干、边抓边改”,带动普通党员经常性主动性深入联系点,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访谈、蹲点调研等方式,沉到一线抓党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

睢宁县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速来办”社会治理品牌,解决2.8万件群众烦心事。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建立完善“路长制”、铁路“双段长制”等行业治理长效机制,解决绿色平安智慧交通建设和交通营商环境、基层党建等领域实际问题。新沂市开展“践行‘四个万家’   促进‘四个建设’”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对标省委“五个聚焦”,徐州市精心推出3批80项实事项目清单,1026名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走访1.2万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6300余件,1.8万个党支部领办2.2万余项民生项目,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全域覆盖的总体效应,让为民服务持续“升温”。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