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先锋评论 > 先锋评论

莫要闯权力的“红灯”

来源: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组织部作者:吴城 2022-01-18 10:05

近日,反腐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播出,反响热烈。片中,曾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的孙立军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来没有过闯红灯的历史,到了公安部之后,我认为我闯红灯是很正常的”。如此闯红灯的“正常论”背后究竟折射出什么,确实值得深思和警惕。

当下,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少。说到底,是因为违法的成本太大,威慑的作用明显,道德的建设成熟。很多人在思想层面,已从不敢闯到不想闯。但为何,普通老百姓做了公安局的官员后,就把闯红灯当做理所当然的“权力”和“福利”了呢?一方面,是当官的目的不纯,根子不正,把权力当做“附属品”,由此作为利益交换的工具。试想,既然自己闯红灯没事,是不是别人闯了红灯也能保证没事,这其中必然有利益的输送和关系的平衡。另一方面,按理说,只要闯了红灯,必然有记录,但为何能做到毫无痕迹?说到底,还是内部的制度规范有问题,有漏洞,这也让一些领导干部、一些工作人员有机可乘。

《后汉书·丁鸿传》有曰,“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说的便是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如果一名普通的年轻干警,开了“可以闯红灯”的口子,势必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对法纪法规就会漠视和淡然,认为这就是一种“理所当然”。此番观念下,那之后敢闯的就不仅仅是“红灯”了。打好基础,才能盖起高楼;定好规矩,做事方有分寸。年轻干部唯有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防微杜渐,才能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坚守赶考初心,续写奋斗荣光。

同样是闯红灯的事儿,就不能不提起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2002年7月23日,在北京市的一家医院里,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叮嘱自己的司机:“不要闯红灯。”这五个字,也成了郑老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同样是高级领导干部,郑培民和孙立军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在郑培民同志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一句“不要闯红灯”,不仅是留给司机的,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他在世时也时常告诫自己,其他的职业岗位需要有才气、有灵气,而党员干部唯有不忘初心、一身正气,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位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