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启东市安排9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充实到驻村帮扶一线。截至目前,共选派5批次133名第一书记驻村履职。一批批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助智助资,协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启东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赋能。
“传帮带引”为组织振兴赋动能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以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为导言,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圆陀角村第一书记陈广辉以《弘扬井冈山 奋进新征程》为题为全村党员上了一堂专题党课。刚上任一个月,他就积极发挥党史专业优势,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开展“身边党史我来讲”“红色入户宣讲”等党史学习活动,通过抓实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村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
为把农村党组织打造成强劲有力的“火车头” ,启东市以抓实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第一书记“第一要务”,指导他们帮带农村党组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升级党建阵地功能,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结对帮带活动,带动农村党组织强思想、换思路、提能力、变态度、转作风,点燃干事创业激情。
“因势利导”为产业兴旺注活水
走进启东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合作镇新义村,处处可闻项目兴旺、乡亲致富的动人故事。除了擦亮已有示范项目“十里阳光葡萄园”品牌,该村第一书记宋水花还带领村“两委”班子逐户推介“党总支+基地+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引导小农户将分散土地向合作农场、种粮大户集聚,新建蔬菜基地、高标稻田1120亩,为村民蹚出了一条创收致富的新路子。
“立足特色优势,打造‘一村一品’,激活了乡村产业的‘一池春水’。”宋水花欣喜之余,阐释了绿色农业产业的溢出效应,“绿色产业链织就好风景,村里的生态环境别样秀美,百姓生活分外如意。”
启东市立足经济薄弱村实际,从农业、水利、发改等部门遴选优秀干部任职第一书记,以“书记项目”形式,发挥组织带动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利用第一书记的业务专长强化农村产业的“造血”功能。
为确保项目取得成效,市镇两级综合分析研判项目可行性,根据项目大小、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等指标给予财政支持,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线上展示等活动,充分激发第一书记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创造力。
“破旧立新”为和谐善治聚合力
“凝聚你我力量,共谱和美乐章……”在汇龙镇南郊村,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现了和谐善治的乡村风貌。来自启东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的第一书记崔裕沣,运用农村治理“136N”工作法,以链式服务管理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从农业村落到城市社区过渡阶段的基层治理之道。
针对部分村各种纠纷和治理问题矛盾较多、部分第一书记专业特长与农村业务匹配度较低等问题,启东市采取“岗前培训+专题培训”模式,精心设置农村基层治理、社会稳定工作、矛盾危机处理等课程“套餐”,帮助第一书记提升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既要在能力上突破提升、实干有为,也要在工作上转换思路、突破创新,为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再添动力。”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中的首批第一书记代表龚志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