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老街旧区小巷的“一面旗”“一根针”“一条心”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委组织部 2023-11-07 09:19

在南京市浦口区求雨山顶,矗立着解放战争时期“三浦战役”的烈士纪念碑,依山而建的烈士塔社区由此得名。烈士塔社区是浦口江浦老城的核心区,有居民3204户,8920人,小商铺1200户。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27%,所辖房龄均在30年以上,多层老旧零散楼栋占比达90%,住宅底商基数大,占街道总数的29%,有“生活配套设施老、人口年龄结构老、住宅底层商铺老”的“三老”特征。群众对设施维护改善、老人康养应急、邻里间户利益协调、商铺生存发展等需求迫切。

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烈士塔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在建强组织、完善机制、强化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党建引领“一面旗”

烈士塔社区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听总书记话、永远跟党走”成为社区党员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共治“贤爱堂”居民协商会。2017年,社区因地制宜打造“贤爱堂”治理阵地,成立党建引领下的“银青互助”乡贤会,设置邻里学堂、互助角、贤爱长廊,设立“好健康”计划、孝慈暖暖帮等12个邻里项目,发挥社区“五老”威望,开展调解矛盾、扶危助困等惠民服务300余场。

据了解,区别于一般的社区邻里中心活动阵地,“贤爱堂”邻里自治中心不再是依托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而是组织社区内的乡贤和社工共同开展社区治理服务,提供服务的乡贤同样享受到其他的社区便民服务,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参与度获得感,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共造“故事里”小巷党史廊。2021年,社区选择百米小巷,以百米说百年,打造“故事里”党史宣传阵地,将居民“大回忆”装进“小巷子”,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红色史料展陈等形式,见微知著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小巷逐渐被群众传为社区24小时开放博物馆,“故事里”已然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圣地,相关视频号点赞、转发量近5000次,“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时代主旋律在烈士塔社区蔚然成风。

社区居民李金保颇有感慨地说道,“作为土生土长的江浦人,我亲身体验见证了社区的巨大变化,从环境提升到小区改造、从安全保障到养老服务,方方面面,‘故事里’一些照片就是我提供的”。

共建“弘商圈”直播新阵地。2022年,社区通过盘活闲置载体空间,与区内电商企业合作打造“弘商圈”青创直播基地,直播基地发挥公益服务属性,开展红色直播间宣讲、公益探店、助农项目等各类活动,助力120余名妇女、青年和残疾人创业就业,为200余家小微商户进行宣传推广,助农直播销售额达500余万元,电商助力社区商圈治理创新实践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2023)”。

直播不仅能“带货”,还能“带政策带服务”。“我们注重接地气,直播时把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群众能听懂的语言,比如大家普遍关注民生问题,我们就重点讲解报告中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容。”主播于欣怡已成了小有名气的“红色麦克风”。

网络直播架起了连接社区、商铺和居民的桥梁。商铺的生意好了,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老百姓对社区更信任,社区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烈士塔社区以“弘商圈”直播基地为依托,以公益方式、商业思维为辖区商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小商户群体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党旗就在眼前。

社区治理“一根针”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烈士塔社区用好“针”本事,下足“绣花功夫”,积极“穿针引线”,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达到一个党组织统管、一个大数据统调、一个小网格统筹,实现人员配备不增但网格哨点增多,经费投入不变但数据更准,操作路径不难但机制更活,机构设置不变但专业力量更实的工作局面。

一个党组织统管。社区党总支探索成立功能型党组织——“巷心力”党支部,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员、调解员、物业经理、家庭医生、社区民警、综合执法队员“六方合署”基层治理共同体,切实解决老城区域群众最关心、影响最深远的现实问题。

“巷心力”功能党支部每月定期召开联动共治联席协商会议,共同发力解决日常网格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难题,建立“为民业务联办、网格服务联送、数据信息联采、矛盾纠纷联调、隐患问题联治、治安防范联控、条口业务联训、文明宣传联建”八联工作机制。

一个大数据统调。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智能网格3D地图和数据集成中心,将网格、人口、单位、探头、事件等信息进行数据综合使用,实现了警务、政务、法务、医务、网格的信息联采、服务联送、矛盾联调、隐患联控和治安联防。

社区专门为空巢、独居、特困老人安装智能设备,建立大数据系统,对应急求助随时响应,对上门服务随时监控,对居家站点安全随时巡检。

一个小网格统筹。组建“烈士塔贤爱一家人”“睦邻友好”“商铺服务”等网格群,将网格员、物业、协警、家庭医生、调解员等各方保障人员进行高效捆绑,在社区层面实现“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多员联动”的统管快速响应工作机制。

2022年,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巷心力”党支部加强联调联议联动,将矛盾解决在楼栋内、化解在网格中,成功推进辖区71幢楼栋整治出新。

为民服务“一条心”

烈士塔社区坚持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聚力小巷治理,化“各自为战”为“联议联动”;聚合居民需求,化“被动等待”为“靠前服务”;聚焦商铺困境,化“矛盾地带”为“活力前沿”,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幸福港湾。新业态社会组织“后浪创业服务中心”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将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就业创业、帮扶救助、慈善公益等社会治理的各个末梢。

安全保障伸末梢。社区主动联合警务、司法、综合执法等机构下沉力量,建立烈士塔警网融合中心,实现民警、物业经理、综合执法队员、调解员、网格员合署办公,24小时响应群众诉求。同时,紧贴老年人安全普法需要,组织民警和法律顾问定期开展防诈骗宣教、老年案件风险排查,提供法律保障援助。

在老旧小区出新改造中,紧扣老年居民安全出行实际,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安装扶手;在一些没有安装电梯的楼道,设置可以爬楼的轮椅;在楼道安装座椅,方便老人上下楼途中休息。

医疗康复送上门。针对老年人普遍需求的医疗康复服务,由支部党员带队,将家庭医生和助老员派驻网格,开展疾病导医、康养指导、代买药品、健康体检等服务,目前家医签约率达95%。经过不断上门走访,烈士塔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欢欢和社区干部把老年居民的诉求整理出来,积极对接区卫健、民政、城管、应急等部门,形成养老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服务清单。社区还接入了街道养老大数据平台,线上流转居家养老服务的工单。

社区居民葛立风今年突发脑梗,左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社区了解到情况后,迅速联系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上门免费的助餐和助浴服务。

矛盾调解有社区。底商小店与居民户之间常有上漏下堵、垃圾异味、噪音扰民等问题,法律政策宣传和矛盾调解服务需求迫切。直播基地联合社区调解员,制作了“蒋阿姨说法”普法短视频公众号,半年创作31期普法短视频,共获得30多万次的点击量,有效化解户商矛盾多点散发的“调解难”。如今商铺们自发成立小店商圈联盟群,不仅形成了“凡事问问社区”的习惯,还促成了相互之间二手物品交易互换、信息互通的良好营商氛围。

2022年,社区充分调动2000多户居民及600多户商铺,参与涉及社区75%面积的环境综合整治,一年内完成坯棚整治36处,解决零散楼栋车库飞线问题,老旧小区增梯13部,增设楼栋适老化改造59处,增设充电桩86处,协助江招片区危房整治顺利推进,妥善协调平息文昌路商铺信访矛盾,将长期上访的外地摊贩转变成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者。

【责任编辑:潘伟伟】